第三十七章 回摆(1)(1 / 2)

 仙楼内,赵桓陡地召见高原,且姿态极低,二人在酒桌上紧邻而坐。(@@@)

高原一时忘记自己的罪犯身份,与太子近距离相处,竟是一脸坦然。

高原之所以能做到泰然自若,并非狂妄自大,而主要是得益于太子的消沉做派。

太子年纪二十二、三岁,清秀而和善的面容上,亦含有一种淡淡愁绪。

高原坐定多时,太子拿着酒杯轻轻碰了碰高原面前刚添置上去的酒杯,然后,一言不发,一口吞下酒水。

高原拿起酒杯,应景式地舔了舔,终于忍不住,出声道:“陛下召见本王,有何指教?”

“本王?”赵桓苦笑道,“也是。独霸一方,只手遮天,称王正当时。”

“陛下若听不惯,本王可以换一种叫法。”

“千万别介,随意便好。”面对高原的谦逊,赵桓赶紧劝阻道。

“我请你来,不为别事,仅欲结识之。早在一年之前,父皇就曾及过你,每次皆赞叹高兄之才智不凡。

高兄此番入京,从身陷牢狱那一刻起,孤就严密关注事态之进展。父皇亦嘱咐孤,要与高兄多加往来,且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矣。只是,孤欲远离纷争,不欲惹事,仅派一手下关注高兄弟,日日将高兄的情状报与孤知晓。

说来不怕高兄笑话,高兄所创作的种种异类歌曲,孤都深感具其有无穷之趣味,且还唱其一、二呢。

今晚,孤甚感愁苦。方在此品酒,不曾,却能亲耳聆听高兄之演唱。

异域情调。他乡风光,一幕幕真真切切,让孤心胸豁然开朗。

孤初听时。便猜出是高兄,心中好生欢喜。约高兄相见,以表孤曲折之心意。”

“多谢陛下之褒扬。

这段时日里,高某心情之郁闷,不言而喻。

然而,心由境生。境亦由心造。人与处境之冲突,皆相伴于人的一生,人之作为何其重要。

前朝诗人李太白,诗云: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李太白官场不顺,遭到长安权贵的挤兑之后,转而醉心于山水。该诗中。诗人描绘出瞬息万里、高歌猛进之奇特景观。借此,表达出其愈挫愈勇之人生观念。

高某适才所唱,乃异域风光。草原,苍茫万里、牧野鹰扬,其壮丽景象,更让观者激奋昂扬。”

赵桓闻言,笑了笑。道:“听高兄议论。乃耳目一新。孤有一疑,高兄。你真的进过堂么?亦或是,你真地读过四书五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