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边关(3)(2 / 2)

礼之大本,以防乱也。岂可随意降低礼仪标准!田某难以解啊。”

“嗯。高某见过当今圣上,第一次赵佶伪装身份,高某当然没有跪拜于他。但第二次,在朝堂之上,本王依然没有跪他,并且,因此还差点掉了脑袋。

军中取消跪拜之礼,一律改成拱手礼,这是本王亲自限定的。

田统制,你地困惑恐怕还不止这些吧。”

田元琛叹了口气,道:“礼就不说它了。本王是降将,本王的旧部亦皆为降兵,受点屈辱,本是意料中事。

可是,刚开始训官军时,鲁统制及手下,对我手下这班降俘,动辄粗暴以待,轻则辱骂,重则拳脚相向。一千八百多被俘将士,被左一刀、右一刀,砍得肢离破碎、七零八落,最后只剩下九千人不到。

更有甚者,官军中所有将领,大多都被罢免,连伍长、什长之类的小头目,也被撤换得差不多了。”

高原诚恳道:“我能解田统制的苦闷。鲁首领地动作,可能有些过了。那么,田统制,谈谈你本人的处境,好吗?”

田元琛依旧满面愁苦:“目前,兵营训练的课目,与大宋官军相比,出入较大。自然,田某也难以插手了。”

高原继续追问,但田元琛却再也不愿多说一句。最后,高原道:“谢谢田统制今日对本王推心置腹,高某受教了。适才,你说自己是在发牢骚,但愿日后,本王能听到你更多的牢骚。”

当晚,高原再一次召集兵营里的高级将领,在大堂中开了一个碰头。

高原训斥道:“乾符寨兵营,能开创今天这个局面,成绩应该肯定。

可是,新旧融和之际,需要具有更多的耐心、细心和热心。

鲁首领,是我青州军训降军方面地专家了,一向大刀阔斧,铁面无情,所以,一直以来,青州军的编工作,在他的领导下,未曾出现过太大地差错或任何事故。

不过,这次本王要训斥他。

沧州降军,不同于以往。沧州官军与我军之间,因田统制地果断抉择,并未发生过大规模、长时间的战斗。七成以上的俘兵,甚至未做任何抵抗,便弃械投降。

本王要问的是,鲁首领这次是不是没有区别对待啊,且失之于粗暴了?

眼下,被鲁首领裁退的官兵,有没有冤屈啊?其中有些退役兵,兴许能战,只是一时适应不了我军的跑步呀、拉练呀、匍匐前进呀等等课目,这些人身体素质不一定差。

鲁首领以五千兵马,来顿一万八千多名降兵,心中压力之大,本王是可以解的。

亡羊补牢,犹为未晚。林教头、鲁统制,能弥补多少就弥补,你们看着办吧。

另外,现在乾符寨统领沧州境内所有驻军地指挥、督导工作,而目前统制官,只有你们三人,你们三人遇事要多商量。田统制过去不太懂新兵训,情有可原,那么,今后,在兵营地后勤与战略等方面,多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吧。

三人,三驾马车,本王对你们很放心,也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