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帝在宫中坐,艳从各地来(2 / 2)

不过即便是这样,一众人为了聊表心意,还是集资请旨,给白云观和武当派各弄了一个直径约有六尺,且周身雕铸着精美云龙图案的鎏金铜鼎炉。

至此,三丰子进京面圣一事,不管民间仍是多么得沸沸扬扬,在王迪这儿,除了每日早起打打太极拳,入夜时分配合着真人研究一下张三丰独特注解的《黄帝内经》以外……

这事,便算渐渐淡化了下去。

况且,对于王迪还有整个大明宗庙社稷最为重要的一件事,即将到来了。

那便是,皇帝大婚事宜。

要知道,从太后责令翰林院与礼部官员选秀的懿旨发出,至今,已经过去有半个月的时间。

此事的优先等级,那绝对是一顶一得高。

礼部官员及奉旨外出搜罗美女的太监们,满脸喜气捞点油水的同时,他们办起事来,可是万万不敢有一丝马虎懈怠。

再加上,随着新政的风声迅速刮过大江南北,底层良善之家送女入宫陪伴圣君的热情,可谓是彻底激活了起来。

从现有大概一千多万适龄的人口当中,海选出五千名秀女。

三千分之一,这概率已经不算小了。反正在王迪看来,这比买彩票的中奖几率,可是要高不少。

对于多数人而言嘛,只要能入得宫中,即便自家闺女当不了皇后,能捞个妃嫔当一当也不差。就算妃嫔也当不了,做个宫女伺候圣君衣食也不算赖。

是以,在这种上下齐心共同协作的态势下,首批来自寒微之家的行止端庄、家法齐整、容貌端洁、言动温恭的清白秀女,已是海选晋级,陆陆续续抵京入宫。

待到南直隶或是更南边拿到入场券的秀女齐聚紫禁城之后,除去几位内定名额以外,不出三日时间,这些便可走完身高、体型、五官、相貌、通籍、口音、手足、仪态、步姿这几轮筛选。

其中占比八成的秀女……也就是四千名不合格者,将被遣送回原籍,无缘得见或是侍奉大明朝的皇帝。

侥幸过关获得留京指标最次也能混个宫女当当的那一千名秀女,还要经过“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察其贞洁”这道最为严格的体检筛选。

从这一轮胜出的三百名秀女,别的且不说,至少在皮肤这一块,她们一个个的,俱是皮肤光滑细腻之辈。

像什么“肤如凝脂”“肌肤赛雪”这一类的词语,绝非什么空口白谈瞎胡说。

当然了,胜出的三百名幸运儿,还要在宫中“留用察看”一个月的时间。由专人详细观察记录每一位秀女的饮食起居、性情言语、贤愚高下。

说白了就是,每一位秀女的吃喝拉撒睡,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所有行为细节,俱是在全程监控之中。

尤其是夜间就寝之际的观察,像什么睡觉磨牙吧嗒嘴的,还有说梦话发癔症的这些,通通都不能过关。

这要一个不慎惊了圣驾,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在这期间,考评秀女的标准,便是以崇尚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女诫》为准。

温柔敦厚,聪慧贤淑……

别管真实本性是不是这样的,至少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要给他人这样的感受。如此一来,仅差临门一脚便可成为人上人的秀女们,方能顺利通过考察。

成功晋级美人的这五十名秀女,便算是有了名分的小媳妇了。

不过嘛,想要飞上枝头变成真正的凤凰,还要合了太皇太后与太后的眼缘。

通过她二位的法眼成功晋级的三名秀女,再经过皇帝的最终钦定,其中一位,便是后宫之主,大明朝的皇后。

另外两位,至少也能混个从二品的妃子当当。

选定人选,最后的最后,便是大婚了。

而在这近乎两个月的选秀活动中,插不上手的王迪,除了和孙太后说了一声“别把太好看的被视为祸水的女人筛选掉”换了个大白眼以外……

磨枪霍霍向羔羊的王迪,翘首以盼着好日子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