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呃,心里有点慌(1 / 2)

 皇帐内,静悄悄的。</p>

徐有贞将手中茶杯递与眉清目秀的内监,而后恭恭敬敬地道了一声谢。</p>

深吸一口气,心中已是打好草稿的他,当即正色答复道:“回禀陛下,微臣以为,黄淮水患,若是以人治河,实为下策!”</p>

“年年修,岁岁防,莫说是大水涝了,就是遇到了中等水涝…堤防毁坏、洪水决溢泛滥,一点也不稀奇为过。”</p>

没在乎旁人是何种表情,注意到皇帝对自己所言变得愈发感兴趣时,徐有贞的心里,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也更加坚定了他准备要讲的治水措施。</p>

“哦?那你与朕说说,你的治水良策又是什么?”</p>

从徐有贞说话的语气当中,王迪能听出此人对于治理黄河事宜,已是有了莫大的信心。</p>

如果此人讲得足够好,班师回朝准备妥当以后,他准备当即就令其外出公干。</p>

先治黄淮,再搞长江,只要徐有贞能将治水事宜办得妥妥帖帖,王迪不介意封给此人一个定水伯的爵号,也让他加入到大明朝的权贵游戏当中来。</p>

“回禀陛下,微臣的上策,是以河治河!”</p>

“夫河性急!微臣欲借其性而役其力…待到工程完毕之际,河道深浅调度,皆在陛下一念之间!”</p>

“只是…微臣治理河渠,不愿邀取近功!微臣着眼的,皆是为了圣朝的长远利益所在!”</p>

“短时间内,以微臣之法实施的治水效果,可能不大明显。而且…微臣治水之法,工程量大周期长,需要充足的人力与物力。”</p>

“不过微臣可以保证,只要按照微臣的治水之法,大水涝不敢说…但像去年的中等水涝,只要年年维护得当,黄淮水患,将不再是困扰我圣朝的难题,反倒会滋养出无数良田!”</p>

“从长远来看,微臣治水之法,绝对是福泽绵延后人之法!”</p>

徐有贞话语落罢,王迪马上回想起,曾经看过的一则关于小浪底冲沙的视频。</p>

此人之言,不正是借助自然伟力来达到治水目的嘛。</p>

只不过,他觉得仅凭大明朝目前现有的实力,想要弄出个类似于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大坝,其难度,恐怕是难如登天吧。</p>

至于徐有贞口中提及的人力与物力,王迪倒怎么不关心。在他这,钱能解决的事,那都不叫事。</p>

“和朕说说你的具体操作办法,不用考虑银钱与人力问题,往大了说就行。”</p>

但凡徐有贞敢说,且说得有道理,王迪就敢将其治水之法彻底落实下去。</p>

有海量银钱的支持,绝对能保证自己不会步了杨广的后尘。</p>

一旦治水工程全面竣工,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福泽天下万民的伟绩丰功,说实在的,王迪很是眼馋。</p>

他都能想到,千百年以后,历史课本中或是某处的地标广场上,他那栩栩如生金灿灿的铜像,将为后世人膜拜敬仰。</p>

“回禀陛下,待微臣实地勘察过后,会择最佳之地修筑滚水坝、减水闸,收紧河道,利用水的冲力,冲击河床底部泥沙,从而达到清淤防洪之效。”</p>

“简单一句话,那便是…如欲深北,则南其堤而北自深;如欲深南,则北其堤而南自深;如欲深中,则南北堤两束之,以急水冲中间焉,而中自深!”</p>

“如要淤滩固堤,则将此法反而用之…即可!”</p>

简单清晰且明了的话语说完,在场诸位,就算于治水事宜一窍不通的人,他们都能明白徐有贞所言是何意思。</p>

如果放到以前,也就是放到一个多月以前,或许就连于谦都得上奏进谏,此束水冲沙法好归好,但工程量太大周期太长,如此劳民伤财,恐有动摇国本之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