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隆本来和慕容会一起共事,后来慕容隆被喊回去掐架,因为走得比较匆忙,大量隶属于王府的私人部队没来及带走,战事稍安后,慕容隆被派往中山,召集部属回中山的事情被提上日程。</p>
当时正赶上慕容宙护送先帝慕容垂和段元妃的灵柩回龙城(期间还有一段小插曲,慕容宙在路上遇到小股晋军,还好慕容宙指挥有方,没造成严重后果)。慕容会虽然不买老爹的账,对爷爷却是毕恭毕敬,慕容会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完祖父最后一程。</p>
(慕容宙是慕容垂的小儿子,基本属于被遗忘的那个,而慕容垂生前最喜爱的慕容宝、慕容麟等人却无一人前来送葬,他们宁愿逼老妈自杀,也不愿意抽空拜祭一下祖陵,如果慕容垂泉下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p>
关上陵门,慕容宙拿出了诏书,要调遣慕容隆的王府军前往中山,与主帅团聚。提起那个糊涂老爹,慕容会顿时怒气冲天,他撕毁诏书,大声训斥道:“主帅?哪个主帅?从今天起,我就是这些人的主帅!”</p>
不容慕容宙辩解,慕容会便将其赶出王府,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干脆把慕容宙当成了出气筒,经常给大自己一辈的宙伯伯穿小鞋,处处刁难,甚至以污言秽语辱之。消息经过小道传到龙城街头,百姓们都议论说,“这小子要造反了!”</p>
慕容宙终于忍无可忍,于是随便找了个借口回到邺城,结果屁股还没坐稳,就被慕容宝派去救火。</p>
…….</p>
在并州百姓的协助下,拓跋珪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慕容农赶跑了,然后四处分兵,不久即占领并州除晋阳外的全境,这是早期北魏一次极其重要并且成功的扩张,北魏的国土增长了一倍,也标志着北魏正式插足中原,与晋灭蜀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与此相对应的是,后燕则被迫退回河北,仅管辖冀、幽两大州以及豫州北部,形势由攻转守。</p>
拓跋小地主摇身一变,成了大地主,兴奋的简直快要死掉了,在群臣的“逼迫”下,拓跋珪改元称帝。今非昔比,以前小地主的那套政策自然不适用了,新的措施呼之欲出。</p>
所幸的是,拓跋珪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建立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用人制度,规定太守、尚书这些封疆大吏必须由读书人担任(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这些读书人八成都是汉人,他们为拓跋珪带来了先进的封建制度及生产力,这是北魏汉化的重要一步),如果你想应聘魏国的公务员,必须带齐毕业证、学籍证等有效证件,只要你不姓拓跋,少一样都不行。</p>
更离谱的是,这些文官有相当大的自由,大到令人咂舌:他们可以随意出入军营,如果觉得将军的排兵布阵有问题,随时可以面见主帅,直陈利弊。有皇帝撑腰,武将们自然不敢吱声。(到底是年轻人啊!有魄力!)</p>
当然了,两军对阵,有没有不要命的书呆子敢来完全是另一码事。</p>
在农业方面,拓跋珪召集流亡百姓,劝课农桑,鼓励大家使劲儿种田打粮,拓跋珪身体力行,经常在散朝之后直奔田间地头,小伙子力气大,一个萝卜一个坑,一点不含糊。于是,魏国形成了一种风气:军人以建立战功为荣;读书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老百姓们则比谁家的粮食多,一个农业大国稍现雏形。</p>
</p>
经过拓跋珪的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魏国上下焕然一新,都可以拿到市集上卖了。</p>
忙完这一切,拓跋珪励兵秣马,准备进军河北,同时派大将封真进攻幽州。并州和冀州毗邻,拓跋珪不久便来到孤城晋阳,这是燕军在并州的最后一块立足之地,镇守此地的正是那个吃了败仗的慕容农。</p>
拓跋珪没着急攻城,而是挑选了一批嗓门大的骑兵,绕晋阳城转了一圈,向慕容农喊话道:“我拓跋珪又来了!”,然后大摇大摆地回营了。(一代雄主也有如此可爱的时候,呵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