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率主力头也不回地向成都奔去。</p>
得知晋军的动静后,汉军做出了相应的战略部署:分兵。李福率军攻击彭模;李权在成都平原上抵御晋军主力。孙盛手下那点老弱病残自然不是汉军的对手,他且战且退,把汉军逐渐引到了远离成都的地方。</p>
再说第二路:两度分兵,这使桓温的压力减轻不少,即将和他展开决战的将是三分之一的汉军主力。对付这几个人,晋军绰绰有余。一战,晋军胜;二战,晋军大胜;三战,晋军大大胜,之后,桓温乘势兵临成都城下,镇军将军李位见势不妙,投降了。</p>
另一方面,当催命的昝坚到达犍为时,他惊讶地发现:走错路了!晋军根本就没把他当盘菜,而是越过犍为,直接向成都开去!</p>
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直把昝坚劈得天旋地转,清醒过来后,他以百米赛跑的速度向成都狂奔而去,当他满头大汗地到达终点时,又一道闪电如约而至:成都被围了足足三层!汉军士兵备受打击,军心散的跟沙子似的,不消一刻钟的工夫,终点只剩下了昝坚一人。</p>
至此,汉军主力损失三分之二,唯一还能抵抗的李福还在和孙盛玩躲猫猫,估计连身处何地都不知道,这三分之一不提也罢。</p>
李势到底是李特的后代,兵临城下,祖先的血液在他血管里重新沸腾。他集合了国都内的全部青壮男子,发给他们每人一把长矛,然后出城迎敌。李势心里可能也清楚,蜀军大势已去了,只是,为了祖先的荣耀,他必须誓死一搏!</p>
双方在笮(ze)桥展开了最后的决战。在必死之心的鼓舞下,这支临时拼凑的汉军居然发挥了超乎寻常的战斗力!他们击溃了晋军的前锋部队,参军龚护战死;桓温胯下的战马也被流矢射中,众人非常惊恐,想要撤退。</p>
撤退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秩序的撤退,我们称之为战略撤退,在这种撤退中,部队阵型不会乱,纵使遭敌军追击,亦可就地列阵迎敌;第二种是由于前线失利造成的溃退,在这种撤退中,士兵们只是想着怎么保命,阵型大乱在所难免,而一旦遭受敌军追击,很有可能全军覆没。</p>
晋军此时面临的就是第二种,人群中已经能闻到鲜血和死亡的味道。桓温好不容易换了匹马,他抓了一个意图逃跑的小兵,让他击鼓撤退。这个小兵急急忙忙地向战鼓奔去。</p>
然后战场上响起了一通鼓,不是撤退鼓,而是进军鼓!</p>
正当士兵们纳闷之时,只见一人拔剑而起,率领左右向对面冲去,嘴里还大喊着:“兄弟们,跟我杀啊!”</p>
这个人就是袁乔,看到总参谋长身先士卒,士兵们的疑虑一扫而空,他们重新拿起武器,跟随袁乔向敌阵冲去,一时间杀声大作,刚才还想跑路的晋军士兵好像打了鸡血,个个奋勇杀敌,竟把汉军杀得大败。</p>
晋军乘势杀进成都,李势先是趁乱逃了出去,不久后负棺请降。</p>
成汉自此平定。</p>
一个小兵,一通错鼓,灭了一个国家…当然,那通鼓很值得怀疑,我们从袁乔的反应来看,完全可以怀疑是袁乔故意为之,否则,袁乔不可能在鼓响的第一时间里跃入敌阵,这明显就是早有准备嘛!</p>
平定蜀地后,桓温把李势的妹妹纳为小妾,要知道,桓温的正室可是堂堂的东晋公主!哪个正室希望自己老公找小三?在公主和驸马的关系上,驸马应该属于弱者才对,具体参见唐朝高阳公主,此女给房遗爱带的绿帽子,数都数不清,而驸马房遗爱只能忍气吞声。</p>
公主尚可以忍,东晋皇室呢?</p>
只能用一点解释:东晋皇室忌惮桓温,害怕激怒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