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建业危机(2 / 2)

乱世晋隋 陈邵轩 0 字 2022-01-09

众臣坚定地告诉他:“不行!”</p>

盛怒之下,王敦杀了戴渊和周顗(yi)。</p>

死讯传到武昌,甘卓极为忧虑,大军一时进退维谷,甘卓想驰援建业,却投鼠忌器,皇帝就在王敦手上,这次只是戴、周二人,甘卓挥师东进,一旦逼急王敦,下次就是司马睿。大军逡巡不前,从武昌到猪口用了足足四十天时间,猪口的具体位置不祥,据推测,应该离武昌不远,王敦用了两月时间从武昌打到建业,甘卓的优柔寡断可见一斑。</p>

考虑再三,甘卓接受了王敦的建议,撤军襄阳,再作打算。从当时的局势来看,王敦的战线长达千里,甘卓完全有能力选择一个薄弱点,继而突破,将叛军一分为二,彼时,武昌和建业将失去联系,然后集合行军途中的各地勤王部队,叛乱旦夕可平。</p>

甘卓担心皇帝,部属们则苦苦劝告他,千万不能西进襄阳,如此一来,晋室比之现在将更加危险!甘卓却一意孤行,史书记载甘卓,“为人有雅量,谦逊平和”。关键时刻,甘卓掉了链子,突然变得刚愎自用,强横暴虐。俨然一个人格分裂症患者。</p>

甘卓刚到武昌时,建业尚未失陷,战机稍纵即逝,更何况长达四十天!当甘卓移师襄阳时,他得到消息:建业失守。因为担忧皇帝的安危,所以不敢冒进;如今却把皇帝推向了更为危险的境地。</p>

除去甘卓,王敦的战线上还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威胁:长沙。说不大,是因为从地理上看,长沙与建业相去甚远,也不在王敦的行军路线上;但是也不小,有这么一颗钉子楔在王敦后方,随时可以向北攻打荆襄地区,那可是王敦的老家!</p>

因此,王敦分兵两万攻打长沙。长沙守将是王氶(cheng),长沙将士不多,粮食更少,城池也不坚固,一个城池,这最基本的三要素一个都不具备,怎么守?王氶赶紧派部将邓骞向甘卓求救,甘卓当时正在武昌附近转圈圈,不仅没搭理王氶,反而想留下邓骞(不带这么挖墙脚的)。</p>

友军靠不住,王氶索性横下心来:大不了与长沙共存亡!他亲自带头修城墙,与将士们同甘共苦,抵挡住了魏乂的一**攻势,直到一封信射入城中:建业失守!</p>

王氶恸哭一番后,写了封信,并亲自射入城下:上至本将军,下至百姓,长沙人誓除王敦反贼!魏乂看完信勃然大怒,大大加强了攻势,他把部队分成两拨,日夜攻城。苦战一百余日后,长沙终于告破。王氶等人尽数被俘,后被杀于押送途中。</p>

武昌、长沙,王敦的两个心腹大患逐一被除去,他终于得以独揽朝政。司马睿成了一个空壳皇帝,无限愤懑之下,他干脆退居二线,让太子司马绍总领朝政,其实就是让儿子接替自己的傀儡位置,代己受过。</p>

公元322年六月十一日,年仅24岁的太子司马绍登基,史称晋明帝(对于明帝的即位问题,史书颇有争议,笔者认为明帝登基(322)先于元帝去世(323),故元帝应为禅让)</p>

司马绍面临的情况比他爸登基时好不了多少。一个是江东士族的蔑视,一个是中原大族的逼迫没,都不好受。难父难子啊(明帝的苦难远甚于元帝)!</p>

王敦没有因为新皇帝的原因有所收敛,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四方进贡的奇珍异宝全部进了他的腰包;而且擅自撤换百官,到处安插王氏族人,江南士族几乎被逐出朝野。王导身为丞相,却对此睁只眼闭只眼,王导的默许态度素为世人诟病。</p>

东晋的江山虽然还姓司马,实际与王无异。</p>

事情发展到这个局面,不得不让人回想起王衍那段评论和“狡兔三窟”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