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慕容崛起(1 / 2)

乱世晋隋 陈邵轩 0 字 2022-01-09

 中原地区打得不可开交,边疆则显得相对安定,西南地区由李雄主政,小日子过得还算红火;西北地区,张轨死后,其子张寔(shi)继承了凉州刺史的官衔,张氏父子一直对晋室忠心耿耿,无论汉国攻洛阳还是长安,都能在城中看到西凉兵的影子。西晋灭亡后,张寔屡次上书司马睿继承大统,刘琨覆灭之后,中国北方只剩此一支汉族势力向东晋称臣,难能可贵。</p>

东北地区就不那么太平了。此时的东北是鲜卑人的天下,仍是一个三国鼎立的局势,三方此消彼长:段部由于发生了一场内乱,渐渐衰微;宇文部和慕容部几乎没有参与中原的战争。首领方面,慕容廆比宇文悉独官(《魏书》与《晋书》有出入,此处以《晋书》为准,姑且存疑)。的汉化程度要高得多,他借鉴中原的政治模式管理国家,优待中原逃亡士人,实力大增,比仍处于奴隶社会的宇文部强了一个重量级。</p>

而且慕容廆生了几个好儿子:长子慕容皝;次子慕容仁;四子慕容翰;个个都是猛将中的猛将(儿子多是一柄双刃剑啊!)。后来的十六国中姓慕容的就有五个。</p>

如果剧情按这么发展下去,鲜卑慕容统一东北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进而入主中原也不是没有可能,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至于慕容氏能否熬过上天设定的重重关卡,我们暂且拭目以待。先让我们看一下第一关。</p>

这一关由平州刺史崔毖把守。此人是王浚的小舅子,也是北方不多的汉族官吏,西晋灭亡后,他认为自己是正统汉人,就以平州(今辽宁辽阳市)为根据地,企图号召流亡汉人,割据自立。可这位刺史名望不高,没人肯归附,大多数汉人都把平州当驿站了,他们吃饱喝足了,便拍拍屁股走人,往慕容氏的棘城进发。一来二去,崔毖赔了大笔粮食不说,邻居慕容廆非但不表示,反而照单全收。</p>

崔毖当然没法忍,鸿门宴摆了很多次,好说歹说,慕容廆就是不来。软的不行,来硬的!崔毖找了三个盟友:鲜卑段氏;鲜卑宇文部;高句丽(今朝鲜半岛)。阵容不可谓不豪华。事实上,这是崔毖所能找到的全部帮手了。什么?落下日本了?三世纪的日本正处于古坟时代,顾名思义,忙着造坟,腾不出手来(就算腾出手也过不来)。</p>

三路大军从西北南三方向同时进攻,仅宇文一部兵力就达三十万,大营首尾相接,绵延四十里,粗略估计,联军兵力达七十万以上。如此强大的攻势,国界线是没法守的,前线随联军的行军步伐一直推到国都棘城城墙下。</p>

大军压境,慕容廆的几个儿子请求出城迎敌。慕容廆断然否决了这个计策,他对众人说:“联军兵势强盛,那只是外在表象;内部却如一盘散沙。首先,敌军没有一个稳固的领导核心,各部之间互不信任;其二,始作俑者崔毖是一个汉人,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我们只需略施小计,分裂势在必行;其三,敌军人数远多于我军,有坚城而不守,却贸然出击,这无异于自寻死路!”</p>

慕容廆的一番分析无可辩驳,手下的将领深以为然。慕容廆派使者给最先到达的宇文部送去酒肉,犒劳将士。其余两国见状,认为宇文悉独官必定和慕容廆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于是率军自行离开,战场上瞬间剩下只崔毖的几千号人和宇文部的三十万大军。</p>

若坚守不出,慕容军守卫棘城绰绰有余,慕容廆怕生变,想尽快结束战事,万一段部和高句丽醒过神来就不好办了。他派人召回了远在徒河(今辽宁锦州)的慕容翰。不料这一举动被宇文悉独官得知,他素来忌惮慕容翰的威名,料定慕容翰在外一定会成为祸患,便率数千骑兵攻击他。</p>

这几千人迅速出击,在路上遇到了一小股队伍,为首一人道:“我是段王的使者,我们段氏与慕容翰有不共戴天之仇,王上听说贵军要帮我们消灭仇人,十分高兴,便派我向贵军先行通报。王上已经准备好酒菜,就在前面不远处等候贵军!小人还要往高句丽处,代大王就此谢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