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南风这下犯众怒了!</p>
司马伦立即发兵讨伐贾后。临动手前,孙秀派人劝告张华倒戈,张华由贾后一手提拔,贾南风对他不薄,即使后者背叛全天下,也终究是他的主子,出于道义,张华拒绝了孙秀,同时关上了生命的最后一扇门。</p>
司马伦三更起兵,首先控制了司马衷,司马衷下诏书诛杀贾谧(惠帝唯一一份亲自发布的诏书)。之后,司马伦让惠帝起草诏书拘捕贾后,惠帝不肯。司马伦没和他磨叽,自己写了一份,交给了司马冏(司马攸之子)。贾后一生矫诏无数,最后竟栽于矫诏之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p>
不久后,贾南风被司马伦毒杀于金墉城。八年前,她曾在此逼死婆婆杨太后;一个月前,仍是此地,她杀了太子司马遹。杨太后死后,贾南风怕杨芷的魂魄去找司马炎告状,居然将婆婆面朝下入葬,还在棺椁上贴满符文,意图让杨芷永世不得翻身。</p>
最后的日子里,不知贾南风有没有看到婆婆杨芷和太子司马遹的身影。</p>
风光四世的贾氏一族就此被灭门。</p>
司马伦为了篡位,杀了张华,裴頠等一干正直大臣,栋梁既折,西晋的宗庙社稷距轰然倒塌不远矣。</p>
“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就此结束,自290年始,由300年终。朝廷栋梁被诛杀殆尽,社会生产力急剧倒退。在此期间,无论皇权争夺有多激烈,毕竟属于朝廷政变。但接下来的第二阶段则是大规模的内战,中央政府名存实亡。</p>
公元300年,司马伦控制了朝廷。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和司马亮属于同一辈分。司马懿一共九个儿子,就两个成器的(司马师,司马昭),其余的一个比一个废柴,祖宗的基业都被这群败类糟蹋了(儿子多也是祸害)。</p>
司马伦谋逆之心昭然若揭,很多人看不下去。其中就有淮南王司马允,司马允是司马炎的儿子,论辈分,应尊司马伦为爷爷。司马伦清楚,这个孙子很不听话,于是想夺他兵权。司马伦任命司马允为太尉,西晋的太尉已经成了虚衔,司马允当然不干,他直接把诏书顶了回去。</p>
第二封诏书很快来了:“司马允抗旨不尊,即刻收捕入狱…”御史宣完诏书,向身边的令史挥挥手,意为拘捕司马允。司马允接过诏书,竟发现是孙秀的笔迹(看来孙秀的字很有特点)!</p>
事已至此,司马允唯有反抗一条路可走了。他立即杀了两名令史(御史见状不秒,溜了),随后集结兵马,杀向皇宫,宫内有太子老部下陈徽接应。</p>
司马伦手下的乌合之众很快被杀散。司马伦后退至承华门,躲在树后面不敢露头。司马允士兵的军事素质普遍很高,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向宫内射箭。从早上八点一直射到下午两点,平均每棵树上都插着几百只弓箭(弓箭不要钱的啊?)。</p>
内宫陈准(陈徽兄长)劝惠帝下诏停止抵抗。惠帝命令侍卫伏胤率领四百骑兵出宫宣旨。路上,他遇到了司马虔(司马伦第三子)。司马虔劝他说:“你若能趁机杀了司马允,我们绝对不会亏待你!”伏胤觉得这笔账很划得来,当下便答应了。</p>
伏胤很快到达司马允阵前,拿着白纸圣旨,在司马允面前晃悠了半天,“我是陛下派来帮助将军的!”</p>
司马允很是高兴,弓箭快射完了,这边正缺少援军呢!</p>
伏胤的四百人就这样大大方方地冲入了司马允军中,然后亮出了明晃晃的屠刀。</p>
毫无防备的司马允第一个命丧黄泉,两个儿子紧随其后。</p>
一场叛乱,就此极富戏剧性的收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