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礼义廉(2 / 2)

叶祖洽闻言喜的心花怒放,嘴上连连谦逊。</p>

王刀感觉到自己右手边,蔡攸那怨恨的眼神,理也不理,又对太师:“恩相,倒是吏部这个关口,非体己能员,不能胜任。敦礼兄既去,恐怕也只好有劳居安费心了。”</p>

蔡攸不敢抬头,心里感激的几乎要管王黼叫爹。</p>

蔡京见儿子规矩,心气稍平。仰面在宽大的椅子上,缓缓道:“容老夫跟内相梁师成,再斟酌斟酌。”忽又想起还有更要紧的事没定下,差给儿子搅了,复又抬起头,狠狠盯了蔡攸一眼,问:“将明,以你看来,太后此举,是何用意?”</p>

王黼正sè道:“恩相,此事非同可啊。东宫孺弱木讷,官家不喜,尽人皆知。况且其人虽为昔之显恭皇后嫡出,然彼王氏早殪,现在是此王氏专宠。东宫所依仗者,无非祖母向太后怜爱,加上恩师安祚一张老脸。今安祚既毙,老太后这是着急了啊!”</p>

叶祖洽接着:“懿肃贵妃王氏,目下圣眷正隆。其子郸王赵焕,自幼聪慧好学,过目不忘。且又善画如其父,模样俊秀,跟官家少时一般无二。这些,那一条不叫为人父者爱煞?圣上视若掌上明珠,万般宠腻,丝毫不足为怪也。”</p>

蔡攸也若有所思道:“老太后已经风烛残年,皇上依然chūn秋鼎盛。一旦太后归西,本朝这废长立幼,怕是势在必行啊。太后这一手,难道是拔苗助长?”</p>

太师听见儿子静下心来,还是能够出些上道的话来,老怀大慰,乃道:“何止是拔苗助长,简直就是yù断其根,令其自行枯死耳。”</p>

蔡攸奇道:“怎讲?”</p>

王黼笑道:“恩相也出使过辽邦,自然知道那边萧干等人是多么难缠。现在,还加上一个耶律淳先。听大辽国北边不靖,皇帝耶律延禧手头恐怕偏紧。如此一来,催讨历年所欠大笔岁币,势必更加不遗余力。”(起中文网首发http://www./book/1170234.aspx)</p>

蔡攸道:“这边官家rì思夜想的冬珠,辽国却是迟迟不能送来。官家手持的一串念珠,想要三十六颗鸽子蛋大的北海夜明珠。已经耗资巨万,到现在还差七颗。皇上为此,常常心焦不已。”</p>

王黼拊掌道:“着啊。这边讨要冬珠,那边拿不出来。那边急等岁币过年,这边必不肯给。如果安祚在,老东西最擅长引经据典,口若悬河,讲理没有人讲的过他。要是跟他来硬的,他那把老骨头硬的扎人嘴,没准儿还能应付过去。要是郸王去么,一个黄口儿,辽人怎肯示弱?一个弄不好,就会挑起边衅啊。到时候再败上两阵,这个郸王,在天下士人面前,可就,嘿嘿。”</p>

叶祖洽擦了擦额上冷汗:“看来这趟差使,怕是有去无回。太师,不知皇上得知太后要让郸王出这个头,是作何打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