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一:女娲(1 / 2)

化身蛇颜 浦若 4127 字 2019-09-03

 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传说女娲用黄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有传说女娲补天,即自然界发生了一场特大灾害,天塌地陷,猛禽恶兽都出来残害百姓,女娲熔炼五色石来修补苍天,又杀死恶兽猛禽。另传说女娲制造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于是人们又奉女娲是音乐女神。《风俗通义》记载她替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使青年男女相互婚配,繁衍后代,因此被传为婚姻女神。关于女娲的传说很多,一直流传至今,影响甚为广泛深远。至今中国云南的苗族、侗族还将女娲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又称女阴、女娲娘娘,凤姓,生于成纪(今甘肃静宁县),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或为凤里牺)。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她神通广大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出七十样东西。

女娲氏族发源地,文献不见记载,但根据伏羲与女娲的关系,女娲故里也应在古成纪范围内。郦道元《水经注》在讲到渭河支流葫芦河时特别提到该地古老的女娲祠。在葫芦河畔,与大地湾相距不远的秦安陇城镇,有女娲洞,又有女娲庙,祭祀女娲,陇城又称“娲皇故里”。女娲也以风为姓,至今其地有风台、风莹、凤尾村等地名,均与女娲氏有关。

山东省日照市南的尧王城遗址一带有女娲补天台。

女娲补天的故事据说是发生在处于东海之滨的山东省日照市的丘陵地带。在距离日照不远的天台山极顶(现在是日照汤谷太阳文化源旅游风景区的一部分),在依山抱海的群山之中,补天台高耸在上,神鳌低卧台下,神迹茫茫,山岩苍苍。对于故事的出处,清朝琅琊人王陨的文章里面有记载(见附件)。连女娲炼石用的五色土都是出自日照。《史记正义》引《太康地记》记载:“城阳姑幕有五色土,封诸侯赐之茅土,以为社”。日照商时属姑幕,汉代归城阳。后来羲和氏族用此女娲补天台作观象台,又称观星台,现在遗迹尚存。

附:

《天外来客---陨石收藏录》

清琅琊王陨

《山海经》曰:“地之所载,**之间,四海之内,照之以日月,经之以星辰,纪之以四时,要之以太岁,神灵所生,其物异形,或天或寿,唯圣人能通其道”。然吾观古往今来,能通其道之圣人者可谓廖矣。盖天路漫漫,星月渺渺,凡人不可通也。

《左氏传》云:“陨石,星也”。陨石之与世上芸芸众生,无异于中原黄土之贱也。然其之与圣人,乃天外之来客,通天界之桥梁,达上帝之使者也。余倾毕生之财力物力,餐风露宿,跋山涉水,欲收集天下陨石于一屋。然世界之大,宇宙之广,岁月之无穷,天下陨石非人力所能穷也。收藏虽少,却每每把玩,如获至宝,如数家珍。呜呼!快哉,乐哉!

岁月无情。廉颇毕竟老矣。乃将毕生之所闻、所见、所集记于此。以传后人:

日照陨:沂州府日照县南40里石盆山。《淮南子览冥篇》云:“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水。苍天补。四极正;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背方州。抱圆天”。山巅尚有马蹄形陨石坑依稀可辩。陨石散落于其间。山下有陨石立于涛雒南门外。土人传曰:盘古开天辟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职。四海一统。其乐融融。不意太阳爆。陨石降。竟至石破天惊。“四极废。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娲补天于高山之巅。羲和浴日于东海之滨。救得万众生灵。乃建老母庙于山下以祀女娲羲和。堆陨石于高台以祭太阳神灵。其庙已毁。其碑尚存;其台已去。陨石可见。

寿光陨:青州府寿光县西50里。《二十四史-宋书》云:“魏明帝青龙三年正月乙亥。陨石于寿光”。乃地有落星村。村边有陨石状如石臼。又名星落石臼。为寿光八景之一。李振栝诗云:“海宇村名系落星。幽人选胜此留停。谁操玉杵回天象。似借高舂揭地灵。”

共工氏与女娲争帝。女娲命祝融氏领兵攻打共工氏。(标准地说法是某个复姓女娲地女皇命令祝融氏攻打共工氏。祝融又名正火。是古代地官职。共工也是古代地治水官职。那个倒霉地共工地父亲也当过正火官职。也是祝融。结果人首蛇身地女娲大神跑出来补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