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骆野奇身世(1 / 2)

寒水堂 圭其 0 字 2022-01-02

 十几座屋子之间有青石板道路相连,青石小路略微有些弯曲,更添几分随意雅致之感。

骆野一边走着一边向杨纪堂介绍道:“这些房屋建筑属徽州一脉,却又更加巧夺天工,真是集天地山川之灵气,相互辉映,一步一景。”

沿路行至最近处的一个房屋,骆野轻轻敲门,无人回应,轻轻推开,信步走进,屋里的桌椅板凳、书架橱子等等一应陈设全都是石头制成,积了好厚的一层灰。

骆野左右看看,在书架上拿了一,封皮上写着“兵论”,翻开扉页著名孙膑,骆野郑重中带着一丝不屑。翻开书册,其中密密麻麻写满了蝇头小楷的批注,骆野神色愈发肃然。细细看过,恋恋不舍的将书本放回原处。杨纪堂随意拿了几,大致看了几眼,全都是兵法典籍。

骆野道:“咱们去其他屋子看看吧,”杨纪堂把拿下来的书都放回去,答道:“好,走吧。”

骆野扫视了一圈,才缓缓走出房子。

十几座青石屋子中间,一座略大且雕琢更加精细,房檐勾栏,翘起的屋檐滴水瓦上,雕刻着花鸟鱼虫。一道石头拱门上,干净素雅,唯一点缀的只有个圆圆的门把手。

骆野走过去轻轻推门,一动不动,又退回三步,仔细观察,杨纪堂问道:“是不是有人住呀?”

骆野道:“不会的,房门上一层土,肯定好多年没开了。”

杨纪堂试着用了推门,也是一样的纹丝不动。骆野说道:“换我来。”

杨纪堂心说:“你内力不是全失了么,”只是骆野信心满满的样子,杨纪堂虽然疑惑,也让开了地方。

骆野把门把向西拧了一圈,又向东拉了两下,厚重的石头门竟然缓缓打开,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

杨纪堂不由惊叹道:“连一个石头门竟然也有玄机,而且你竟然能够破解,太厉害了。”

骆野摇头道:“屋门是‘防君子不防小人’,再严密的屋子,贼人也能进得去,即便只有一个篱笆,君子也不屑进入他人私宅,这座屋子居于九宫之正,在八卦上称为利君子,屋檐上刻着鸣蝉,鸣蝉高洁象征君子,因此我想这是机关算数中最简单的‘利君子’布局。”

杨纪堂听得一愣一愣,一句话也没听懂,只有连连点头,掩饰自己的尴尬。房门打开,正对屋门的堂椅上,坐着一个青袍白须的道人,眼睛微闭,容貌慈祥,似笑非笑,双手置于膝上。

杨纪堂拱手道:“小人不知尊上在此,叨扰上人。”那道人依然不动。

骆野瞧了一会儿,见道人神色未曾一丝变化,虽然栩栩如生,却浑身僵硬之感,说道:“他已然驾鹤西去。”

杨纪堂抬头仔细端详,又向前走了两步,果真没有气息,叹道:“这位尊上肉身不腐,容貌如常,是不是神仙啊。”即便骆野从不相信鬼怪神仙之说,也不禁有些怀疑。

见这道士手里压着一片纸,写着几行字,杨纪堂先朝道士跪着磕了三个头,又起身把纸抽出来,道士的骸骨骤然干瘪起来,似有一阵风吹过,衣衫肉体全部化成了各色的灰尘,飘散开来。

杨纪堂骇然,喉头咽下去两口吐沫,压抑着嘭嘭的心跳,低头看信,骆野也凑过来,见纸上写道:

“致后世之有缘人。天地沧桑,日月如梭,吾历八百寒暑,曾创三千道学,晓四时阴阳,知大限已至,曾收弟子若干,老来身旁无一,仍有夙愿,请以手挖出槽穴,葬吾于门外三尺,吾脚下乃《本经阴符七术》,夺天地造化,略做馈赠,请之。”旁边写着署名,王诩。

骆野沉吟着:“王诩、王诩,”突然惊道:“是鬼谷子,‘王禅老祖’鬼谷子!”

杨纪堂问道:“我记得《录异记》立面写着,‘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没想到仙人也有生老病死。”

骆野点头,说道:“你还记得这句话之后还写了什么吗?”

“呵呵,不记得了,”杨纪堂摇摇头。

“‘鬼谷先生者,古之真仙也。云姓王氏,自轩辕之代,历于商周,随老君西化流沙。周末复还中国,居汉滨鬼谷山。’”

杨纪堂说道:“嘿嘿,我记不清楚了,如果按《录异记》的说法,这里就是鬼谷山了?”

骆野走过去将王诩脚下的《本经阴符七术》拿出来,说道:“《奇山志》中曾说,‘时人称云梦山为鬼山’,我估计云梦山应当就是鬼谷山,不过这个名字多年流传,加之山上异兽出没,人们把云梦山称为鬼山也就不足为怪了。”

杨纪堂看着鬼谷子的遗骸,只剩下一片骷髅,不禁想起奶奶去世之时,也是一般的无依无靠,走出房门,徒手挖起坟穴,奈何土地干硬,不一会儿,手指已经渗出血。

骆野道:“纪堂兄弟,这地面是山石的,你挖不开,别费力气啦。”

杨纪堂汗水一滴滴掉下,气喘吁吁说道:“没事的,洛前辈,我慢慢挖,总可以的,你歇会儿,放心。”

骆野又劝了几句,杨纪堂始终未答应,还是一如既往,骆野索性自己坐下,在旁边看起《本经阴符七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