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前路无滞(2 / 2)

若有凝练多个窍穴的顶级武圣,实力不会亚于那些没有炼窍的白板人仙。</p>

而搞清楚自己的丹田所在,与人仙要弄清楚自己的穴窍所在是同一个道理的,毕竟丹田又叫做气海穴,也属于穴窍。</p>

内功心法当中,其实也有着类似于人仙炼窍法中找到穴窍的功能,可以帮助人们找到丹田的位置。</p>

如今内功心法虽然不存,但是正如人仙或者见神不坏即便没有炼窍法也能感应穴窍一般,虽然没有内功心法,却也有笨办法,能令人找到自己的丹田所在。</p>

一个练武之人,炼皮大成称为铜皮,炼骨大成称为铁骨,炼筋大成称为钢筋,一旦将外炼三关炼至大成后,然后在呼吸与拳法的长久练习中,捕捉到某种特殊的状态,气机交感,生出一缕真气于丹田。</p>

这个时候,本来是找到自己丹田所在的最佳时机。</p>

但是,正如当年徐本善所说的那样,丹田,又称为气海穴,如同大海一般,而一缕内气与气海比起来,不过是一滴水,落入丹田又岂会有感觉?又怎么能够找到丹田所在了?</p>

因此只有当丹田的气积攒到一定程度,才能感到丹田有一股暖意。</p>

徐重光当年在杭州大会炼皮大成,是铜皮,武当山炼骨大成,是铁骨,国术馆炼筋大成,是钢筋。千里杀人,是气机交感。</p>

而在此之后,与李景林一战,又与孙禄堂交手,已有数次精足化气,气机交感,那一缕内气逐渐壮大,虽尚不能汇聚成股,却已经能有所感应。</p>

所以在前些日子徐重光与李书文的生死一战中,他气感勃发,小腹当中一股暖意流转全身,从此,他便得以确定了丹田所在的位置。</p>

那一战过后,找到丹田所在的徐重光,便开始了他的静坐。</p>

本来初学静坐,时间不宜太长,因为腿会痛,心会乱,道教古法中,将静坐入门为静坐十二个时辰一动不动,但却因为无人能做到,后来被砍去了一半。</p>

好在得益于徐重光在主世界的静坐功夫,他在短时间内,就将静坐时间增加到数个时辰,每日子午卯酉四个时辰,全部都在意守丹田,呼吸吐纳,加速精足化气的步骤。</p>

呼!吸!呼!吸!</p>

徐重光保持着一种特殊的呼吸频率,他每一次吸气,都吸得很长,仿佛一口气直接吸到了丹田,然后又仿佛将体内的浊气全部吐出。</p>

如此吐故纳新,静坐一个时辰以后,即觉心气平静,呼吸自和,渐而下丹田微觉震动。</p>

内功心法与呼吸法到底区别在什么地方,经过李景林、尚云祥、孙禄堂等人当年的探索,到如今徐重光,他已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p>

包括李景林研究出来的意守丹田之法,说到底也只是类似于古代引导术和现在内家拳的法子,区别在于一个是动,一个是静,也没有具体的内气运行路线,也就是说,这还不是一本内功心法。</p>

内功心法虽然包括呼吸法,还有内视法等,但最重要的,就是具体的内气运行路线。</p>

这是取决于内功心法的核心功能是炼化人每天通过饮食摄入的水谷之精,将其炼化为内家真气,所以也被称为炼谷化精。</p>

五脏六腑共主十二经脉,也就是说,五脏六腑之精气是汇入十二经脉的。</p>

而人每日吃下的五谷杂粮,经过五脏六腑,便会被脏腑将食物中的营养能量吸摄走,最终剩下的无用部分,就顺着肠子排泄出去。</p>

而那些被吸摄的营养能量则留在五脏六腑之中,即是五脏六腑水谷之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