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鬼吹烟(1 / 2)

殓书 韶华呓语 0 字 2021-12-31

 当他继续往前起行的时候,那车子不仅是加重那简单,而且还有股被人往后拉的感觉。

眼见着情况越来越不对,父亲开始担忧起来,如果真有脏东西,不让自己走,那显然是有目的的。

既然有目的,很大的可能,就是想害了自己。

想的这些,父亲不得不为此担忧,听别说过鬼怕光,也不知是真是假,反正父亲的脑海里,突然有这这个想法,想不起来以前是听谁说的。

现在到了这种局面,父亲也管不了太多,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虽然手电是坏了,不能指望它,但是父亲的衣袋里,还装着一盒烟,与一盒火柴。

那时候的男人,特别是乡下的男人都爱抽烟,有句话怎么说来:“饭前一根烟,赛似活神仙,饭后一根烟,人生乐无边。抽烟喝酒,健康长久,不烟不酒,生命难久。”

对于父亲这样的知识分子来说,这显然是人生谬论,但是他并没有独善其身,也许是被周边的人带的,也许是生活中出现的压抑,无处发泄时,通过点上一根自我减压吧。

人生在世,不称心者,父亲虽是人民教师,属于铁饭碗的工作,但是他并不是超凡脱俗的仙人,会为尘世间的庸事所扰。

不管出于哪种情况,反正父亲他是吸烟的。

脑子一有这想法后,父亲慢慢停下了车子,就去摸衣袋里火柴与烟。

在拿东西的期间,虽然车子是停下了,但是上面的重力一点也没有减小,反而因为父亲的停下,压的车子往一边歪去。

父亲也不敢回头看,后面是什么东西,他用腰间的力顶着车子不倒,这样他才好抽出手拿东西。

教书人,不比那些庄稼汉,身体既不壮实,手上也没多少力气。

不知是这个原因,还是因为害怕,就在他掏烟的时间,身子颤抖的很厉害。

费了好大的劲,才把需要的烟与火掏出来。

那些乡下人的人,一般都是自种的烟草,然后用纸卷的,老人呢,多数抽的是旱烟袋。

父亲是老师,与他么自然不一样,他一般抽的都是小卖部买的盒装烟。

在我们那里最有名的的烟,就是“渡江”烟,橙黄色的烟盒,上面画的是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说到这,我突然有个问题,以前的烟,都是软盒的,硬盒的很少。我记得买一盒硬盒烟,要比买一盒软盒烟要贵的多,小时候看谁有钱,就看他抽的烟,到底是软的还是硬的。而现在为什么软盒烟,要比硬盒的贵,长时间的认识观,彻底被颠覆,我真的很不明白。)

不扯远了,知道的告诉我,不知道的就算了,我们继续接着说故事。

父亲有些艰难的掏出烟,那包渡江烟还并没有拆封。对于吸烟这件事,父亲不是每天都要吸,也不是装着烟充门面,他还是比较自律的人,不遇到烦心事,他是不会抽的,毕竟烟盒上的几行字告诉他:“吸烟有害健康。”

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字对他的影响,要比说的话,对他影响大。

这也是父亲为什么会选择抽好烟,而不像那些乡民抽自制烟,不是他们不认识字,而是他们把抽烟当饭吃,一包烟好几块钱,父亲小半个月的工资。

这还是在父亲铁饭碗的基础上,那些农民自然不能比,况且他们吸的量大,家庭条件根本承受不住。

撕开烟盒后,父亲拿出一根烟叼在嘴里,然后将烟盒又放进了衣兜。

将手里攥的虎头火柴打开,拿出一根火柴,对着火柴盒就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