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唱堂会(1 / 2)

殓书 韶华呓语 0 字 2021-12-31

 不过,最近因为大旱之事,他还迷上了一个戏子,可以说是后两样的结合。

说到戏子,我们不得不说一下我们家乡的戏,我们家位于皖北的一个古城,现在隶属于亳州,也就是东汉末年曹操和华佗的家乡。

在那里戏种可多了,有柳琴戏,泗州戏,黄梅戏,还有河南梆子等等,虽然很多都不是本土发源的戏,但是传唱度可不比发源地低。(我的父母现在就很爱听泗州戏,而且还很爱唱。)

太爷是地主,听戏也是时有的事,一听有什么名角大腕,都会请到家里,唱那么几场,俗称也就是唱堂会。

近些日子,大旱不仅把我们村搞得民不聊生,乃至整个镇子都出现了饥荒。

太爷就想用这个形式,为大家祈求福运,谁知演出的时候,看上了一个唱戏的女子。

女子年方十八,正是青春绽放的花季,而我太爷那时候,已经近四十的人了,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老牛吃嫩草。

可在那个年代,年龄差距并没有多大关系,人们看中的只是身份与地位,只要有能力,你娶八个老婆都没有人阻拦,更没有重婚罪这一说。(这个年代有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只是用道德文明装裱起来,变相的行过去之事而已。)

那时,我太爷已经娶了三房老婆,这些只是记名的,而不记名的,那就更多了。虽说没有一个为他生过一男半女,但是这三房老婆的关系,是十分明确的。

太爷有三个兄弟,一个姐姐,两个妹妹。在男孩子中他是老大,族内有训传长不传幼,传男不传女,这一家之主,自然就传到了我太爷手里。

从此,家族大小事都要经过他的同意,这娶妻纳妾之事,自然也没人能阻挡得了。

唱堂会那天,来的人并不多,旱灾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还有很多人,饿得前胸贴后背,哪还有心思来看戏。

程管家就建议,把他们都叫出来,毕竟这场堂会,就是专门为庄里祈福办的,没有村民那怎么能行。

可是还没容他动员,就被我太爷一顿训,老子花钱请人唱戏,这唱戏的人也到了,戏台也搭好了。给他们免费的戏看就不错了,他娘的还让老子去请,什么毛病,爱看不看!

几句话,可把程管家训的够呛,连连向我太爷点头称是。所以那天的堂会,除下人外,也就是我们家几十口子人在场。

戏好不好看,在于看戏人的心情,至始至终太爷脸上都挂满了笑意,特别是看到那唱戏的姑娘时,那是一副忘我的痴醉。

家里在场的人,多少也能看得出,但是已经有了三房老婆的缘故,这些人自然也就没当一回事,毕竟家里的事,都是太爷说了算。

戏罢,各自散去,太爷又亲自命程管家,去戏班里去请那唱戏的女子。

程管家好说歹说,那女子就是不愿意,程管家怕回去不好交差,最后还是找了戏班主,这件事才被应下。

晚宴间,太爷也只是问了那女子几个简单的问题,并没有对其动手动脚,太爷是一个略有些书生气息的人,很多时候都拘礼为上。

他脾气很怪,可以说上午晴天,下午雨。即使如此,他从不爱发火,但是一旦发火,就是天崩地裂。

约么吃了半小时,就派人送她离开了,不过并不是送她出庄,而是送她回戏班,也就是在我们家给戏班安排的住处。

太爷想通过今天的晚宴,算是两人的开始,后面他希望能长久交往。这也就是为什么像他这样的人,把好色当成一件很纯洁神圣的事了。

只要心中有向往,有期待,人人都能兴奋,太爷目前就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他并没有就此睡去,而是自斟自饮了起来。

然而,接下来的事,却让他惊起了一身冷汗。

夜晚,九时许,即使是夏夜,天色此时也已经黑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