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独尊儒术(1 / 2)

 盐铁专卖,早在春秋的时候就出现了。</p>

但酒专卖…</p>

他确实没想到,但他能想象到这里面有多大的利润。</p>

【为了均衡物价,设立均输官与平准官,抑制商人垄断市场,稳定物价,打击富商大贾囤积居奇的行为,确保朝廷的绝对优势地位】</p>

【但由于用人不当,一些负责均输,平准的官吏往往与商人勾结,反而导致物价上涨,造成百姓生活困苦】</p>

“你手下的官吏怎么那么多问题。”</p>

刘邦忍不住皱眉道!</p>

一次两次,那还能归咎于意外。</p>

但一路列举下来…</p>

不管是盐铁酒专卖,还是这平准,均输两个政策,都因为用人不当而导致出了岔子。</p>

“前面还说你用人不疑,现在看来你确实如此,用人完全不看品行,只看能力。”</p>

刘邦脸色很不好看,“可这样行吗?”</p>

“缓解一时燃眉之急可以,安定下来必须要用有德有才的人才,这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啊。”</p>

“你小子不会自以为是,觉得只要国家能运转下去,其他都不重要了吧。”</p>

别说…</p>

刘邦这话一下子戳中了刘彻的软肋。</p>

某种程度来说…</p>

他确实是这样想的。</p>

天下是他的私产!</p>

“但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制度,防止了商人垄断市场。”</p>

始皇帝夸赞出声。</p>

夸赞敌人,就能让另外一个敌人难受,何乐而不为。</p>

【文化上,武帝刘彻非常倾向儒家学术,对其他学问都不曾录用,但受制于黄老之学的窦太后,无疾而终】</p>

【但武帝没有放弃,不久之后就设置五经博士,再次重申尊崇儒术,并让儒家的公孙弘担任丞相,并让太子刘据学习春秋公羊学,引领天下学子竞相习儒】</p>

【是时,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抑制其他学问的观点,武帝未采纳】</p>

【而是将儒学提升为官学,也保留诸子百家之学】</p>

【随着治国实践之后,法家思想受到重视,武帝将之与儒家思想糅杂并用,形成一套“霸王道杂之”的形态,是所谓‘阳儒阴法’,深深影响着后世】</p>

“咦,你不是说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吗?”</p>

始皇帝惊讶的说:“可你分明还保留了其他学问啊。”</p>

刘彻闻言,一副拽拽的模样回答说:“我保留百家之学不代表我会用他们的学问。”</p>

“用不用,留不留这是两回事。”</p>

他换了一个比较舒服的姿势。</p>

对于一个老年人来说,久坐确实难受,“其实,也并不需要我亲自罢黜百家。”</p>

“只要看到我重用儒家的学子,长久之后,其他学问自然没有活路。”</p>

“只不过我觉得有必要给后人留下一些学问,万一能得到启发也不一定。”</p>

说到这里,他突然一副很仁慈的模样说:“其实吧,我这个人还是很仁慈的。”</p>

“并未曾出手打压其他学问,只要能适应我的统治,我都能给他们一席之地。”</p>

“像法家学说就很不错,所以,我把他跟儒家融合了,儒家也没任何意见。”</p>

“然后,我就得到了一门新的儒学,非常适合我的统治。”</p>

刘邦这一次倒是没有说话了。</p>

他大概明白黄老之学为何不被重视。</p>

看看刘彻的动作就知道,他是一个很有野心,侵略性十足的帝王,主动性极强,很霸道的人。</p>

这样的帝王,自然不会重视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