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下,中,高(1 / 2)

 在和炎帝的对话当中,萧贤也是第一次才明白,原来神明根本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p>

不是像电视剧当中,可以移星换斗,随意出手之下,可以翻江倒海,吞云吐雾。</p>

也不是那种,自己做了好事,自己救了许多人,自我评价的“神明”。</p>

而是那种,在别人的思想,内心,灵魂以及精神上面真正受到尊敬和供养的人。</p>

而在这一过程中,萧贤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p>

他缓缓开口询问道:“前辈,晚辈还有一点想不通,就是这其中的定义进行模模糊糊,有些分不清楚。</p>

要怎么样确定,何为真正的发心?什么又是出自自身利益才来做这件事情?”</p>

炎帝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胡须,他继续缓缓开口陈述道:</p>

“其实,想要确定真心还是假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p>

做到“无”,便是可以真正的超脱自我,而在思想和灵魂上面的高度,也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生命!”</p>

萧贤思考半晌之后,道:“晚辈还是有些不理解。”</p>

炎帝道:“心中没有善恶之分,没有好坏之分,没有天地之分,没有长短之分,没有高低之分,没有生命和非生命之分,在心中达到充足意义上的“无”,大概就能做到了。”</p>

“这……”萧贤有些震撼的看着炎帝,对方话语当中的高深含义,让他的脑袋都炸了。</p>

他知道在对方的认知当中,这就是答案。</p>

可他还是发懵,完完全全的听不懂。</p>

炎帝看着萧贤的表情,萧贤的神色,微微思醇半响,才开口问道:</p>

“我且先来问一问你,你是如何来区分好事与坏事的?”</p>

“只要不做害人的事情,多做有利于天下的事情,这不就是在行好事吗?”萧贤挠着自己的脑袋,缓缓开口问道。</p>

炎帝点了点头,继续说道:“我现在让你将心中的好坏分开,然后将之忘记,再去做一件事情,那么这种行为,又有如何将它定义呢?”</p>

萧贤愣愣的看着炎帝,道:“将心中的好坏分开嘛,然后再将之忘记。”</p>

他犹豫了一会儿,然后皱着眉头开口说道:“我……无法将这种行为重新定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