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骆府有请(1 / 2)

 二月,是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谓之“春闱”。

锦衣卫的人,也是能考科举的。只是他早在去年时,便放弃了去考乡试。反正如今高官得做,考什么科举?

不过李修文的老丈人,杨文安要考科举,会试地点就在京城的礼部贡院。

老丈人来京城了,李修文自然是要去迎接的。

李修文的小舅子杨元魁,这回也跟着杨文安来了京城。

年前李修文见过他,小家伙很聪慧,读书也很是用功,怕是再过两年都能考个秀才回来了。

本来科举考试要考九天,杨文安没空照看他,是没打算带他来京城的。李修文主动提了一句,说是要出来走走看看也好,可以让杨雨璇照看。

当时杨元魁还很不服气,说自己已经是大人了,不用别人看着,倒让众人一阵莞尔。

考试时间是在九号,现在还有几天时间。李修文接了人回去,当天便和杨雨璇一道,带着老丈人和小舅子逛了逛京城。

杨文安从少年开始参加科举,如今已经四十多岁的人了,也就三年前捞了个举人。对于这次会试,他是没抱多大希望的。

让众人都有些意外的是,二月下旬放榜时,杨文安竟然中榜了。虽说是第三甲,且还是最后的几名,却也让他十分满足了。

既然中了榜,等殿试结束后就赐同进士出身了。

会试录取的人有二百多人,若是没有关系,是不容易得官缺的。一般人少说也得在家等上两三年功夫,才有机会做个小官。

当然,若是能在朝考遴选庶吉士时被选入翰林院,那就有可能是未来的内阁辅臣了。只是,庶吉士选的多是年轻而才华出众的人,杨文安能选上的可能性不大。

李修文决定去找吏部打点一下,给老丈人走走关系。

一般来说,官员外放是不会在自己家乡的。如今天下大乱,别的地方都不太安全,将他放到江南一带当个县丞什么的,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杨文安虽有些书生气,却也不是十分迂腐之人,听了李修文的想法,思索了一会便答应了下来。

不知不觉间,两个月的时间就悄悄溜走了。

这期间,清军入侵明朝藩属国朝鲜,朝鲜战败投降。

这个事情对李修文没太大的影响,该赚钱还赚钱,该练兵还练兵。倒是各地的乱军又跑出来捣乱,引起了他的注意。

明末起义军有三股比较大的势力,领分别是李自成、张献忠和罗汝才。除了三大领外,还有许多比较小的势力。

李修文心里在算计着,一旦战乱延伸到河南,便能以此为理由,让朱绍烨上疏请求恢复三卫。

早在年前,朱绍烨就听从了他的建议,以过春节为由,向朱由检送了厚礼。这些东西也没什么稀奇的,就是一个字贵!

既然知道朱由检缺钱,送他些值钱的东西,自然能取得他的好感。如此一来,等到周王提出要恢复三卫时,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一些。

李修文刚回到家里,就听说骆养性遣人来过,说是请自己过去一趟。

来到骆家,李修文径直被带到了骆养性的书房里。

凭着直觉,他便知道骆养性找自己过来,是有正事要谈,且这事情还不能让外人知道。

果然,书房的门一关上,骆养性便蹙眉问道:“听说你最近在贩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