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兵发蒙古(2 / 2)

抗日厚黑传 荒唐杀手 3460 字 2019-09-03

“这样!”赵晓峰冷静了一下道:“首先命令内蒙军团地萨力布带领两个师团朝着蒙古境内缓慢推进;再命令第八师团地富龄阿部立即取道

合并山西的李服鹰师团从山西经内蒙直接推进到蒙古第五师团的方振武、第六师团的陈翰章则从北平出发,斜插蒙古,直奔买卖城!然后命令盛世才做好准备,小心苏联人的阴谋!”

“是!”

“还有!”赵晓峰继续道:“给陕北的**发报,让他们出兵新疆帮助盛世才!”

“这……?是!”

赵晓峰没有理会谢珂的惑,而是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道:“他奶奶的!老子如果再不行的,新疆、蒙古就全丢了!”

第五师团的方振武、第六师团的陈翰章的前锋机械化兵团从北平出发,经由通辽,扎鲁特旗,东乌穆沁旗,直插外蒙的买卖城。

与此同时,第八师团的富龄阿部已经汇合了李服鹰的山西精锐师团朝着萨力布的侧翼开去。

而中国**在得到赵晓峰的电报后立即与苏联方面进行了联系,但是,苏联方面对**的抗议也是不予理会,无奈之下,**命令刚刚从北平返回的刘伯承带领陕北红军第十五军团的一个精锐师第1师一万余人立即开赴新疆,准备帮助盛世才抵抗苏联人可能发动的进攻。

7月12日,苏联大将朱可夫指挥苏蒙联军朝着诺门坎附近集结,由于蒙古现在已经被苏联人彻底控制,所以蒙古大元帅乔巴山只不过是个傀儡而已,现在整个蒙古也只不过有90万的人口,而18至50岁的男丁不过只有几万人,所以,在苏蒙联军的参战部队中,蒙古人只占到了十分之一,不过一千余人。

这时,朱可夫的手下只有一支一万余人的第36师,但是,苏联军队的装备比较精锐,而且都是能征惯战的老兵,再说了,就在中国同盟军发兵的同时,斯大林已经命令自己的远东军第57特别军开进蒙古的乌兰巴托驻防,而且命令原先的苏联驻军两个师加上蒙军骑兵第6师全部驻扎在买卖城,准备随时支援诺门坎附近的36师。

苏联红军的36师可是驻扎蒙古的最精锐部队,现任骑兵第6军军长的中将朱可夫认为,装甲兵应集中起来投入战斗,并建议苏联最高领导层建立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大规模机械化军。在朱可夫的积极倡导下,1932年苏联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批机械化军,每个机械化军中编制有2个机械化旅,1个步兵机枪旅和1个独立高炮营。到1936年初,苏联机械化军的总数已达到6个,每个机械化军大约集中了500坦克、200汽车,这样一来装甲兵的力量就得到了相当程度的集中,就好比是散开的手指攥成了一个拳头。

应该承认,20纪30年代中期苏联在组建装甲机械化军方面曾一度走在世界的前列,同时期的德国只有3个装甲机械化军而中国同盟军只有师,至于其他国家的装甲兵部队无论是在编制规模上,还是在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上较之苏联更是相差甚远。但这种装甲兵编制方案并没有得到苏联军界的普遍认可,尽管组建了机械化军,但苏军内仍有一种意见,反对建立专门的装甲部队,认为装甲部队只有分散在步兵中或其他部队中才能发挥作用,持这种意见的人不少是国内战争时期的著名将领。因此对最高统帅斯大林影响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朱可夫通过红军参谋长沙波什尼科夫向最高领导层作了反映,“反复阐明,装甲兵在现代战场上可以发挥独立的作用,这种新的强有力的武器不应和行动缓慢的步兵一道展开,这样会降低其威力。”与朱可夫持相反意见的人认为装甲兵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的兵种存在,而朱可夫却坚持认为装甲兵应作为一个独立的兵种投入到未来的战争中。装甲兵到底应该如何使用,是应该分散,还是应该集中?当时,西方一些富有远见的军事理论专家对于装甲兵的认识与朱可夫的装甲兵作战思想不谋而合。例如,德国著名的装甲兵作战专家古德里安认为:“凡是有攻击能力的武器,凡是能帮助其他兵种前进的武器,自然就应该算是一种主要武器。”

朱可夫的意见虽然很有说服力,但斯大林最终还是被另一种意见所说服。最终,苏联撤消了军一级的装甲兵编制,装甲兵部队以团或营的规模被编制到步兵师或骑兵师里,只保留了为数不多的几个独立的装甲兵旅。这是苏联装甲兵作战理论的倒退。苏军决策层在这一问题上犯了非常严重的错误。(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