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节 归史可法节制(1 / 2)

 “你想去勤王?”

熊明难以想象杨潮会有这种动机。

杨潮坚定道:“没错。忠君报国当此之时,下官义不容辞。”

搬出这种大义,作为一个把忠君爱民挂在嘴边的文官,熊明遇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他大大的勉力了杨潮一番,但是又说了许多的难处,什么粮饷不齐了,什么舟船不修了,总之意思是他熊明遇不是不去勤王,而是条件不具备,但是绝口不提阻止杨潮去的话。

如果真阻止杨潮去了,日后传出去,他熊明遇得留下一个什么恶名,连皇帝都要猜疑他。

“如果属下自备粮秣,自筹舟船呢?”

杨潮问道。

熊明遇为难了,他知道杨潮很会赚钱,别人养兵那是赔钱,他养兵那是挣钱,别人的精兵是负担,他的精兵是资本。

因此杨潮是有能力独立支撑背上勤王的花销的,可是杨潮为什么要去啊。

如果说是年轻冲动,熊明遇不相信,杨潮确实年轻,可是心智有多沉稳,熊明遇是深有体会的,如果说是为了利益,为了升官发财的话,他杨潮就那么确信他去勤王能立功,确信他不会被杀了?

实在想不出其中的关系,熊明遇才放弃了琢磨。

沉吟了一番对杨潮道:“本官暂时无力北上,不过漕运史督却一直在筹备勤王,不如本官行文调遣你去史大人处听命如何?”

史可法?

杨潮不由暗叹,江南整个官场,就没有一个主动任事的,没想到史可法竟然在筹划勤王,难怪能够名留史书,起码在关键时刻是有魄力敢于承担责任。

想到史可法的为人。历史评价相当好,起码比较正直,杨潮点了点头同意了。

然后熊明遇让杨潮回去等调令。

杨潮回到军营。发现所有人都无心训练,在一起热情高涨的谈论着出兵的事宜。

杨潮一开始有些生气。可是看到老金也无心训练,直接迎上自己。

“杨大人,您真的要去打建奴?”

老金对清军的认识还停留在二十年前,那时候满清才刚刚崛起,大家都还记得他们大明建州部的名字,那时候他们是一个附属于大明朝的一个边塞小部落。

老金不知道后来努尔哈赤改成了后金,更不知道去年皇太极刚刚又把后金改成了大清。

杨潮点点头:“怎么了金老,你也想去啊。虽然你不是我的兵。没有入兵册,朝廷都没权力要你去,不过如果你想去的话,我倒是可以请你做我的幕僚。”

老金却摇了摇头:“不去了,我老了。不过老朽有一句话告诫,千万不要与建奴野地浪战,守城为上。”

杨潮哈哈一笑:“凭坚城用大炮那招吗?”

老金一愣:“什么凭坚城用大炮?”

老金对满清的认识确实在二十年前,那时候辽东经略还是熊廷弼,那时候孙承宗还没有开始打造关宁防线,袁崇焕还在福建当着一个小小的县令。那时候还没人知道凭坚城用大炮这句话。

杨潮从邸报上经常看到关于辽东会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被哪里的文官武将奉为圭臬,而这种战术是袁崇焕发明出来的。利用密集的火器杀伤缺乏攻城经验的游猎部落,确实是最安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