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关于梦笔生花的历史传说与典故(1 / 2)

 我们先说说生花妙笔的第一种形式梦笔神授。

说起梦笔神授的历史传说与典故,我国历史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纪少瑜、江淹、李白、神笔马良等等。

1纪少瑜梦笔生花的故事

我国关于生花妙笔的记载,最早的要数南朝的纪少瑜了。他是个很有名的文士,相传他幼年时,才华并不出众,但是他非常刻苦用功,他的诚心感动了天上的文神。有一天晚上,他看书不知不觉地睡着了,梦见当时著名的文人陆邮把一支笔送给了他,并告诉他用这支笔能够写出最漂亮的文章。纪少瑜梦醒之后,果然在枕边发现一支非同寻常的毛笔。从此,纪少瑜的文章大有长进,终于成了一位著名的作家,深受当时读书人的钦佩,后来官至东京大学士。

这个典故出自《南史本传》:纪少瑜,字幼场,秣陵今南京人。本姓吴,养于纪氏,因而命族。尝梦陆尽以一束青镂管笔授之,云:“我以此笔犹可用,卿自择其善者。”其文因此遒进。少瑜美容貌,工藁草。到溉曰:“此人有大才而无贵仕。”后除武陵王记室参军。

这也是“梦笔生花”一词最早的来源

南宋著名词人和书法家张孝祥的《鹧鸪天》里就这个典故曾写道:“忆昔彤庭望日华,匆匆枯笔梦生花。”

2江淹梦得五色笔的故事

江郎才尽,是我国家喻户晓的一句成语。它说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作家江淹的故事。江淹早年曾写过不少感人的诗赋。他的作品有《恨赋》和《别赋》很有名气。江淹年轻时刻苦读书,梦中有人给了他一只五色笔,从此文思敏捷,作品深得众人喜爱。但官至光禄大夫后,他去宣城游玩时,在冶亭梦中见到郭璞,郭璞说五色笔是他的,向他讨要,江淹把五色笔归还了他,从此他就文思枯竭,才能丧尽了。以后就有了“江郎才尽”的成语。他的故事历史上都有记载。钟嵘《诗品》:初,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授之。而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南史?江淹传》:“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这句成语是指年轻时很有才气,到晚年文思渐渐衰退。“尽”,完,没了。这个成语比喻才思减退。

3王珣“大笔如椽”的故事

东晋时期,宰相王导的孙子王珣,20岁就被大司马桓温聘为办公室主任的官职。有一天夜里,他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大笔,粗大的像架在房梁上的椽子那么大。他被梦给惊醒了,马上告诉家里人说:我的这支大手笔又要被派上新的用场了。不久孝武帝去世,他被派去写讣告、哀文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他做得很出色,博得大家一致好评。从此就有了“大笔如椽”这个成语,比喻笔力雄健,或大手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