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妙云有喜了(1 / 2)

 太子朱标看到朱启如此爽快的答应,这消息也就算带到了。</p>

又问了一些心学的事情,太子朱标在儒道方面,造诣颇深。</p>

主要是因为,朱标从小到大,跟了好几位大儒,学的东西也是兄弟之中最多的。</p>

可以说是在朱启来临之前,朱元璋的儿子之中,知识最为渊博的。</p>

当然了,朱启来了大明以后,这最渊博的名号,可就轮不到朱标了。</p>

纵然朱标再怎么努力勤奋,但时代的差距放在这里,就忽视不得。</p>

而要去巴蜀主持防务,朱启其实也没有什么想法。</p>

他对于打仗都是懵懵懂懂,虽然带了两次兵,但两次都是有众多副将帮助的情况下。</p>

朱启连后勤都没亲自管过,凡是交给名将就完事了。</p>

其实朱启有时候就在想,要是明朝战神朱祁镇,当年也跟自己现在这样,别瞎几把指挥。</p>

銆愯瘽璇达紝鐩墠鏈楄鍚功鏈€濂界敤鐨刟pp锛屽挭鍜槄璇伙紝www.mimiread.com 瀹夎鏈€鏂扮増銆傘€?/p>

把指挥权交给随军的老将军张辅,哪里还有什么土木堡啊?</p>

所以说啊,人就要有自知之明,千万不要盲目自大。</p>

这不叫偷懒,这叫明智的选择。</p>

现在要去巴蜀主持防务了。</p>

虽然没有徐达,傅友德这样的名将在边上帮助自己了。</p>

但自己带着朱棣,徐增寿,李祺和李景隆几人,再加上刘伯温这个智囊,还有沐云这位未来的名将。</p>

从文到武,那都是妥妥的六边形实力,绝对的全明星阵容。</p>

自己这边拉跨一点,其实也无所谓了。</p>

至于说防务如何主持,到时候就“啊对对对!”“本王也是这样想的”。</p>

然后蒙头睡大觉就完事了。</p>

这样一想,朱启甚至觉得这好像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差事啊!</p>

自己在应天府里的时候,天天都有各种各样的麻烦事情找上门来。</p>

自己干脆去巴蜀避避风头算了,正巧马上《心学》要出版了。</p>

这还没有出书呢,就一堆文人士子,天天吵来吵去,辩论的不可开交。</p>

到时候要是出书了,人手一本看起来了。</p>

这天花板不都得给你掀起来咯?</p>

朱启都能想到,到时候臣工们天天都来找自己辩论。</p>

一些死脑筋的儒生,搞不好争得面红耳赤的。</p>

朱启是最怕遇到这种场面的,到巴蜀就没这么多烦心事了。</p>

而且巴蜀的妹子,那都是水灵灵的。</p>

也不知道是不是吃辣吃的,还是说气候就那样。</p>

全国各地要论皮肤好,那绝对就是巴蜀的妹子数一数二啊!</p>

朱启当晚就开始收拾起了行李。</p>

而徐妙云这时候恰好从皇后娘娘那边回来,一看到朱启在让人收拾行李,就奇怪的问怎么一回事。</p>

听到朱启即将远行巴蜀,徐妙云当场就是红了眼睛。</p>

那朱启是最见不得女人哭了,更何况这女人还是自己老婆呢?</p>

再说了,小夫妻两刚结婚,虽说小别胜新婚,但这还在新婚呢,况且去巴蜀,那可不是小别啊。</p>

蜀道难蜀道难,难如上青天!</p>

古人的诗词这么写,可不仅仅是因为,这样写比较好听工整。</p>

而是这入川之路,确实是难!</p>

如果没有国家强大的基建能力做后盾,你现在试试。</p>

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可不就是这个意思。</p>

朱启立马就决定,把徐妙云也给带上算了。</p>

刚刚这样说完,徐妙云立马高兴的就蹦了起来。</p>

但才刚刚这么一跳,她的脸色立马就变得不对劲了起来。</p>

朱启刚想问话呢,徐妙云扭头就吐了一个稀里哗啦的。</p>

边上的宫女们见状,赶忙上前搀扶徐妙云,而后打扫的打扫,拿水的拿水。</p>

朱启也是一阵紧张,这是怎么回事啊?该不会是生病了吧?</p>

徐妙云吐完了以后,脸色也没见到好转多少。</p>

朱启赶忙坐下来询问怎么回事,徐妙云这才说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