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论弓箭里‘石’的解释.(1 / 2)

 我们就从最简单的开始说,因为是解释所以可能会很复杂,如果要看最简洁的数据可以拉到最后统一那里。

很多人看历史记载或者小说里,都会出现谁的弓达到了几石几石的写法,那么很多同学就搞不清了,这是什么说法。

首先,‘石’并不是(shi-第三声)的拼法,而是(dan-第四声)的拼法,然后石其实是有两种用法的,一种是容量单位,一种是重量单位,而我们的弓力用的却是重量单位,这个大家要记清楚!

石主要用来计量粮食,稻谷、粟等等。一石多少斤,有个比重,所以很多小说中的百万石粮食就是这么来的。

在最开始的甲骨文里,石的写法就是一个树干吊着一块石头一般。(具体是什么我也不知道,大家可以去查查图片。)

那么有些同学的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容量单位会用来评论弓的拉力呢?

其实古代并没有准确的计算弓拉力的机械器具,那么怎么办呢?有人(有说法是战国时期的一名武士,后来老赢统一度量衡便用的石来做单位。也有一说法是汉代的一名太监,总之没有具体记载。)便想出了一个办法,把弓横放,在弓弦上吊一石米,看吊到几石能将弓撑开,便是一把弓的石力。

其实这个方法嘛怎么讲,考虑地心引力什么的,其实不标准,但是放在古代来说,也是算很精准的算法了。

我个人其实想象过,用一头牛或者一匹马来拉,这样现在就会说成几牛弓或者是几匹弓,毕竟有九牛二虎之力的说法,对吧?

言归正传,上文说道秦皇统一度量衡,那么问题就来了;相信很多人都看过三国,里面说到神射手黄忠用的是三石弓;还有吕布的辕门射戟,那武器可是几十斤的个人推断吕布的拉力起码有四石上。(很中肯的评价了,毕竟黄忠的年龄在那里。)

而后又有史文记载如下:

《魏书列传第六十一》:(奚)康生性骁勇,有武艺,弓力十石,矢异常箭,为当时所服。时萧衍闻康生能引强弓,力至十余石,故特作大弓两张,送与康生。康生得弓,便会集文武,乃用平射,犹有余力。其弓长八尺,把中围尺二寸,箭粗殆如今之长笛,观者以为希世绝伦!(本人赞之曰:真林之巨猿来也)

先声明,这不是三国里的魏国,而是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这就让很多同学纳闷了,神射手黄忠用的三石弓都被人称赞是神射手,你魏书里来个十石弓力是什么鬼?

其实这就道出了每一个朝代其实计算单位的不同,只是这些资料都被记载在一些比较偏门的资料中,所以大家很少接触到罢了。

接下来是我能整理到的关于各个朝代的石的计算法:

秦汉时期-

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一石为一百二十斤——《汉书·律历志上》

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也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

如果作为容量来计算的话:汉代1石2市斗,1市斗135斤,1石27市斤粟。汉代1石为20000毫升,1斗为2000毫升,即秦汉时期1斗禾重27斤,这也是以实物测量所得数据。”

也就是说虽然在东汉三国时期,一石是一百二十斤。

但那是汉朝时期的度量衡。

换算到现在的度量衡,汉代一斤大约有25824克,一石大概为31公斤,大约是62斤左右。

(方便各位读三国的计算那些动不动就百万石粮食的是多么无脑的吹嘘,那要动用比军队还多的几十万民夫来运输的。)

唐朝时期-史文记载没有找到多少,而且晦涩难懂,直接说最后数据;一石53公斤106斤左右

两宋时期-

这一时期,‘石’其实才真正作为量制单位来计算。

宋代1市斤是640克。宋代1石合925宋斤

(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有,“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

因此一石大米就有59200克,即592公斤。

得出宋一石约合今1184斤。

史料记载实录:【生有神力,未冠,挽弓三百斤,弩八石,学射于周同,尽其术,能左右射。】——《宋史·卷三六五·列传第一二四·岳飞》

【岳飞年纪不满二十岁,已能挽弓三百斤宋朝一斤约合今12市斤,用腰部开弩八石宋朝一石为925斤,约合今110市斤。按宋朝军制,“弓射一石五斗”,已算武艺超群,可选充“班直”,当皇帝的近卫。北宋武士挽弓的最高纪录也只有三石11。可知岳飞的挽弓能力已至登峰造极的境地。】——《岳飞新传·第一章·佃农投军》

岳云铁椎:【云,飞养子年十二,从张宪战,多得其力,军中呼曰“赢官人“飞征伐,未尝不与,数立奇功,飞辄隐之每战,以手握两铁椎,重八十斤,先诸军登城。】——《宋史·卷三六五·列传第一二四·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