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天桥剧场(1 / 2)

 秦荟硬气地从剧团离职了。</p>

不过也没有依从林清风的话,马上加入青云社。</p>

前后在不同的剧团待了多年,一下子失去了事业单位的编制,秦荟多少有点适应不过来。</p>

四姨让林清风多陪陪她。林清风自然非常乐意。</p>

从参加完“美丽的田野”这个节目录制后,他的工作也陡然多了起来。</p>

好几本杂志的拍摄、周刊的专访,还有之前一直与于谦考虑扩张剧场的事,也陆续展开了。</p>

即使这样,林清风也抽出时间尽量去秦荟身边。</p>

一次去陪秦荟逛花鸟市场的时候,接到了谦哥的电话,天桥那一个剧场一直经营不善,现在想转让。</p>

于谦之前去看过一次,觉得剧场位置也不错,如果林清风有空这会一起去看看。</p>

“我正跟秦荟在外边儿……嗯,我问问她。”说着电话,林清风扭头问秦荟,“谦哥问你,不如一起去看看一个剧场场地儿?你去么?”</p>

“行啊。觉得我不碍事就成。”</p>

“那行。”林清风这就回复了电话那头的谦哥,“我跟秦荟等下一块儿过去。咱们那里汇合。”</p>

挂了电话,林清风又开玩笑:“咱新剧场的事儿,可不得老板娘亲自把把关,拿拿主意呢!”</p>

“去你的吧!”秦荟耳根一红,甩了甩手。</p>

去看了剧场,还是挺顺利的。</p>

“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著名剧作家曹禺先生用这句诗句生动描绘了京城昔日老天桥盛景,也是天桥的真实写照。</p>

天桥是老燕京城所谓练把势集中的地方,是百戏杂练的市井喧嚣之地,也是不少旅游团体用京城民俗来吸引游客的卖点</p>

一来到这里,林清风就十分有感觉了。</p>

说到天桥与相声的关系,曾经有很多知名老艺人在这个民国旧时代的“文娱中心”献艺。</p>

他们看的这个剧场就在天桥的中心,是由始建于一九三三年的天乐戏院改建而成。</p>

走进剧场看得出来是个大茶馆,也有表演的舞台。</p>

碍于这看传统艺术观众越来越少,这大茶馆也就逐渐没落,剧场的原租期早就到时间了,也无人问津,这就关张了不少时日。</p>

直到于谦打听到这事儿,这不是等着咱们青云社的嘛!</p>

于是推荐人领着先去摸摸底看过一回。</p>

谦哥在这方面还是挺有经验的,不然怎么能经营偌大一个马场呢。</p>

林清风把这事交给谦哥也是极为放心的。</p>

这不,于谦看过一次,也与对方谈过一回后,才让林清风自己过来再看看。</p>

结果,林清风与秦荟到了地儿,前前后后、里里外外走了一遍,都觉得没有再比于谦眼光好的了!</p>

甚至,林清风当场就觉得日后能把这里当做青云社的大本营,起了想把湖广会馆的办公室搬到这里的念头。</p>

看完了剧场,林清风拉着于谦、汪洋还有秦荟一块儿去吃饭。</p>

也就常去的老和饭庄,几个人进了熟悉的小包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