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诸事顺遂喜事不断(2 / 2)

同时林逸凡又派人前往横山通知蛰伏了一个冬天的横山商队立即行动起来,调集大量物资来威远郡进行贸易;又在郡城周边开设一批工坊,吸收大批廉价的劳动力,以免徒耗口粮。

之前。威远郡内的各个县城,在两次战火中已经残破不堪,为了躲避战乱,许多人跑到郡城中避难,以至于郡城内在这个冬天里聚集了二十多万人口,消耗着无尽的粮草。这怎么可以?对此,林逸凡大手一挥,必须分流,至少要遣散十万人口迁往各地乡县之中,充实威远郡各地的人口。同时,强迫徐世樊将他的兵马拆解开,分赴各地县城担任县兵,维持当地秩序。

经过两次战乱,威远郡已经人口大量流失,土地也荒芜起来,不说赤地千里,但离百里无鸡鸣也不远了。这对于林逸凡来说,正好可以用来安置那些无地的百姓,一来分流人口,缓解粮食的巨大消耗;二来,能够尽快恢复生产,稳定秩序。于是一道授田令发布出来,立即引得无数人热切的目光,无不翘首以盼。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金山银山,不如一亩良田。只要肯迁移到郡衙指定的地方定居,便能得到五亩良田作为家产。同时,还能从郡衙内领取低息赊贷的一两银子,为期一年,到时只需连本带利奉还便可。有了这一两银子,百姓们可以到横山商行购买口粮和农具种子,在地里进行春耕补种。只要秋收之后,还上银子,便能安安稳稳的过上好日子。

有了授田令的刺激,郡城中很快便分流出十万余人,迁往郡中各县安置。剩下的百姓留在城中,可以选择进入工坊做工,或者从事各种行业。在林逸凡的鼓励下,郡城中的一些商行也开始组建起来,前往横山贸易。为了促进商业的流通,他甚至派人前往叛军势力以及盘踞在安州西部数郡的定西军谈判,希望能够开放边贸,互相流通。他相信,商业往来对于各方都是有好处的,没有理由会拒绝。若是拒绝,那边是与横山为敌。

经过半个月的梳理,威远郡已经开始慢慢焕发生机,百姓们没有了战乱之苦,终于可以安下心来过日子。更对徐世樊做了郡守之后,所带来的改变而由衷的感激,以至于徐世樊在威远郡百姓之中的口碑越来越好,但在一些士家大族眼里,恨不得将徐世樊狠狠掐死,一封封书信迅速发往京城,寻求人脉,想要将徐世樊调离此地。

当横山派遣来的文吏抵达之后,林逸凡终于可以摆脱那些烦人的政务,立即当起了甩手掌柜。任命横山军从军司马孙三暂为威远郡城驻军统领,坐镇威远郡。任命新投靠的文吏董仲卿为幕僚佐史,负责执行已经制定的政策。最后,林逸凡在郡城中留下三千兵马交与孙三,嘱咐了一些重要的事情之后,便率领两千人马离开郡城,向北疾驰。因为他已经打听了,如今的横山已经张灯结彩,一片喜庆,正等着自己前去完婚呢。只要一想到罗青儿那张清秀可人的小脸,林逸凡心中就是一片火热。老子这就要回去结婚了,可别再出什么幺蛾子。否则,就别怪老子发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