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2: 复盘鸿门宴(1 / 2)

 之后,张一哥回到了台式电脑桌前,写了一会儿心得体会,因看了我一篇文章,而感慨万千。

我现在,把那复制过来,如下: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放走刘邦?》

原创作者:浅杯低茗

根据当着楚怀面订立谁先入关中谁先王的约定,从他入关的那一天起,他刘邦就可以名正言顺地称王。两个月之后,项羽的大军姗姗来迟。在这个时候,历史上便有了鸿门宴。

鸿门宴前、中、后,项伯为什么要保护他自己的侄子项羽的政治对手?他这样做到底出于何种用心?

范增“素好奇计”,为什么范增的奇计会不为项羽采用?……

当项羽决定刘邦时,项伯居然私下跑去会见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刘邦对张良和项伯的关系,是有过疑问的。对此,张良给出的解释是,“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

在这个时候,为什么他可以轻松地出来呢?项羽的治军可是非常地严厉——刘邦在灭后来的叛军黥布时,见他的排兵布阵和当年的项羽非常相似,而让他非常地恐惧。由此可见,项羽军事才能远在刘邦至上,并不是什么无能之辈。

项伯如此做,并不是因为他与“素善留侯张良”,一定有别的原因——多半是项羽私下授意或默许的事。

现在,我做如下分析:

一,刘邦实力不差

刘邦先入为主,站在道义制高点上,在关中以逸待劳,手里还握有十万重兵,应该经过了几个月的苦心经营和周密部署。

项羽的四十万大军,应该没有经过修整,在他项羽眼中有着乌合之众味道。

这要开打,会让项羽军队遭受某种挫折,而无力对付其他各路大军的进攻。

二,项羽杀人是有原则的,也有个性。

他杀秦朝的郡守殷通,杀一个投机取巧霸占了项氏家族军事指挥权的宋义,屠强烈不合作城,坑杀降卒(不轨案例在先)等,都是在处理起义中的不良因素,与后来成吉思汗风格类似,并没重大战略或战术上的失误。

不过,他倒是个有别样“仁爱”的人,让他此时去杀刘邦,是有很大心理的障碍。

三,项伯和范增的派系看,项羽这边派系斗争非常地严重。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復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显然,由此可见,项羽并没有杀刘邦意思,道出曹无伤事并不能说他智力低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这是司马迁的《高祖本纪》的话。

显然,曹无伤并不是项羽的内线,只不是个贪财的小人,与其价值观不对付,或有借刀杀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