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突变(2 / 2)

水浒我为王 熊彪 0 字 2021-12-24

接到消息,许贯忠等人完全不敢相信,那是七十万辽军,即便数字可能被夸大了一些,但也不会太过离谱,可是距离九月天祚皇帝宣布亲征,到现在也不过是三个月而已,辽军却已经是一败涂地了。即便早就知道此战结果的李瑾,接到消息时,也是觉得有些震撼。

他只知道辽军会败,却对此战的经过和细节并不十分清楚,听到消息之时,他也不由在暗问“难道女真人当真都能以一当十吗?”

只是他们现在在燕云十六州,北面的动乱对此地的影响还不是很大,他们暂时也就没有很好的机会。将俘虏家眷都接来之后,他们就准备回山了。只是在快要离开辽境的这几天,他们陆续接到消息,整理之后,总算是明白了此战的经过,以及七十万辽军败退如此迅速的原因。

天祚帝率蕃汉兵号称七十万出长春路,命枢密使萧奉先为御营都统,耶律章奴副之,领精兵两万为先锋.其余分五部为正军,诸大臣贵族子弟千余人为硬军,扈从百司为护卫军;另以都点检萧胡靓姑为都统,枢密直学士柴士谊为副,率三万汉军步骑南出宁江州,携数月粮,分道而进。十一月,天祚帝进至驼门,又遣附马萧特末,林牙萧察剌等率五万骑兵、四十万步卒趋斡邻泺(今吉林省大安南查干泡),欲以分进合击获胜。

完颜阿骨打闻讯,明知辽锋难挡,仍锐意迎战。他召集全军将士,声泪俱下地说,“当初我带领大家起兵,是为了咱们女真人不再受辽国的欺压。但因为这一点,辽国派大军讨伐我们。现在出路有两条,一是拼死一战,转危为安;一是把我抓起来献给辽军,或许也能转祸为福。”他这一番激励和鼓动,由于声情并茂、入情入理,使将士们“无不闻之泣下”。

十二月初,完颜阿骨打亲率两万骑兵进至爻刺,遣完颜迪古乃、完颜银术可镇达鲁古城(今吉林省扶余西北土城子),自留爻刺筑垒待击。初十,辽御营副都统耶律章奴率兵叛奔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预谋会耶律淳自立,天祚帝以内乱无心再战,中途回撤。十二日,金太祖得知,抓住战机,督军轻装奔袭,到了护步答冈,集中兵力猛攻辽中军,驰冲横杀。辽军大溃,死者甚众,天祚皇帝弃军而逃,一昼夜疾行五百里,退回长春州。

可以说,辽军此战之大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耶律章奴的突然反叛和天祚皇帝的应对失据。

得到具体消息的时候,李瑾他们已经渡过了白沟河,重返了大宋境内。李瑾却是忽然传令全军停止前进,暂时在霸州停歇。随即不断派出侦骑进入辽国境内打探消息。

停留了三天之后,李瑾将许贯忠、林冲等人召进中军大帐,商量军务。

许贯忠等人进入大帐之时,李瑾正在听一队侦骑的禀报。

“寨主……”管虎在众人之中性子最为急躁,进了大帐,就迫不及待地开口。队伍数日停歇不前,他心中早有疑问,其实不光是他,其他人也是疑惑不解,只是这几天不管他们怎么询问,李瑾都没有告诉他们原因,只有许贯忠心中多少有些猜测。

李瑾却抬手示意他先不要说话,开口道:“众位先坐下,听这位兄弟将消息说完。”众人只好先按捺住心中的疑问,分两边坐下,听那侦骑禀报。

“你接着说。”众人坐下之后,李瑾对那侦骑说道。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