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二 奇异天书(2 / 2)

异度新语 木上 0 字 2021-12-24

蒋归校,其百思不解。欲求高人解之,其有一挚友姓刘名彬徽,任湖南省博物馆研究员,从事文字研究数十载,曾多次赴台港澳参加学术研讨会,乃一文字专家也,或许刘能揭开此古怪符号背后之秘密,蒋欲求刘解之。

次日,蒋与刘彬徽电话联系,详述其所奇遇。刘闻后,亦觉奇异,世间罕见也,即起身乘车趋而视之。

蒋领刘入唐老妪家,见天书,刘亦不懂。经细查,刘竟不可思议发现,尽管唐所书天书,唐不懂,然于唐之作品中,刘见与古文字演变有类似之处。有字加笔划,有字却减笔划,譬如四字,加一笔划,与汉字四大体相同矣。譬如民字,减少一笔,尚能认出民字也。古文字发展演变中,增减笔广泛应用,比如兄字,于不同时期写法各异也。

一文盲唐老妪竟会用增减笔,此出乎刘意料。为进一步析之,刘决定对唐进行一测试。请唐随意书之,于唐书写中,刘发现一更神奇之象,唐虽对汉字所识无几,然唐竟于书时能用假

借字。何谓假借字?古人造字,当无此汉字之时,可用同音字替之,唐之天书亦有此象,如什么二字,唐不知二字如何写,则用汉字十字与木字替之,十木即什么也,用同音字替之,此汉字演变之规律,称此为假借字也。

此一系列发现令刘震惊,未受过教育农村妇女,竟能如此精通古文字之演变规律,并可据此规律造出古怪文字,此天书字即已被废古字乎?尚不能定之。

汉字经漫长发展,从最早甲骨文、石骨文、金文至后来真草隶篆。其经时漫长,方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书同文车同轨,才让文字有统一规制,然写之时,人又发现,有些字书之繁也,如篆书麻烦,然于百姓中却流行隶书,此隶字则奴隶之隶也,乃低等人所用之,然隶书字比篆书较简,渐被社会各层所认之,故隶书于世长也。

后渐演化,于此过程中,有些字虽被弃,然却非销声匿迹矣,只以某种形式残存于少数用者之中,疑唐所书文字乃或被祖先曾用、现已不再流行之字也?

刘经细研,其所疑非也。其见唐所书符号,尽管与汉字稍类似,然于古字演变系统中,难寻相关依据,唐所书乃长期总结归纳之符号,只有唐能识之,天书乃唐所独创之,语词新作也。

蒋与刘请唐老妪读天书,唐持其中一册,展开读之,朗朗上口,声调起伏,虽叽里咕噜,然流畅也,读至哀处,泣声嘶哑,声泪俱下。读至激情之处,竟痛哭流涕,虽不知读之内容,却实感人也。

此天书之古怪符号究真乃天外来书或一新字?或另藏有秘?刘亦不知也。蒋叹曰:“此天书吾惑然不解,文字专家析之良久,仍不解也。咦!唐老妪于冥冥之中,受冥冥之力所驱而书之,似鬼使神差般,此奇异天书,确无人能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