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多路奔忙各怀心思(2 / 2)

上毉上兵 显神 0 字 2021-12-24

为了不使李时渊在他大哥黄守礼赶回前生出麻烦,黄守孝特意当着李时渊的面,命人去把阿补通放了,又令家丁看管好李时渊,还特别交代下去,大爷回来之前,绝不可把李时渊被抓的消息泄漏出去。

黄府上下都晓得三爷的厉害,自然是三缄其口,不言此事。可还是有人知道了此事,并于他们到家的第二天便找上了门,并口口声声要求见李老郎中。对此,黄守忠颇感意外,忙让管家先去会会来人。管家很快便回来汇报说,来人是大张庄的张员外和小张庄的张里长等人。

这张员外,名叫“张中直”。说来这“员外”的名号,还是上二辈留下的。因张中直一族乃是庄中的望户,故庄上便把这称谓一直沿袭到了他这一代。

再说,那日张员外听了阿补通的话后,因一时不知他的话是真是假,便忙让管家把小张庄的张里长找来,核实一下。怎知,张里长也是才知道发生了这么件事。为此,他颇怒气地指责王耀、王湘哥俩是“存小忠,忘大义。”并表示,愿和大张庄的人一起赶到皇城庄要人。其实,两庄能如此迅速联手行动,主要还是有赖于“大小张庄的联盟”。

黄守忠听管家报告后,正自感到纳闷之际,那派去放出阿补通的家丁也正好赶了回来。他跑来报告说:“阿补通不见了,那毛驴也不见了。”黄守忠这才意识到,这走漏出去的消息,八成是那傻子说出去的。但他却无法想象得出,那傻子是怎样跳出那一丈多高的地窖!不过,他眼下没功夫去考究这个,他得先把这些来人都给打发了。他倒是不怕这“大小张庄”的人,而是怕这事张扬出去,让医养堂那边的人知道了,事情会立即变得棘手起来。

毕竟,皇城庄离灸里镇尚不算太远,而且现在也不是清朝那会了。可要是拖到了大哥回来,尤其是二哥取回了那份《保押契书》,任是谁来也都不怕了。那时,他黄家便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凭“契书”办事。再就是,大哥是胡师长的人,谁要不服,就可弹压拿人。

因而,当日午时,黄守忠便命管家把住扎在庄外“柳扬村”的张员外和张里长等人请来,并客气地与他们说:“诸位误会了。我黄府绝不会干出那种强绑硬拉之事。李老郎中确实是在我庄上,可并非如诸位听说的那样,他是被绑架来的。我可以向诸位保证,李老郎中,是我专程去请来的。”

张里长见说,即一旁要求道:“哪可否劳驾黄三爷,请李老郎中出来一见?”黄守忠瞟了张里长一眼,又看了看张员外,随即端起茶碗,拿开碗盖吹着茶说,“管家,那你就去看看,看老郎中醒了没有?”管家忙答应一声走了出去。看得出黄守孝和管家正演双簧。

果然,过了一会管家便回来说:“三爷,老郎中还在歇息。”又看着来人说,“我小声问他,有人找您。他只说,‘累了,不想见人。’”黄守忠放下茶碗,轻慢地说,“是这样啊!”随即冲张员外等一干人说,“不如这样吧?算上今天,李老郎中搁这也呆了三天了,我家人的病也基本看完了。”他故意低头想了想说,“嗯…明天,明天的这个时候,我派人把李老郎中送到‘柳扬村’!”

黄守忠这么说,不过是他的缓兵之计;可对张员外一干人来说,却不好再说什么。张员外只好率先起身,拱手辞道:“既然黄三爷这么说了,哪俺们就回村等着。俺想,黄三爷是个讲信义的人,不会叫俺们失望的。”说完,带着人离开了皇城庄。

其实,张员外率领家丁乡勇赶来,也只是想仗着人多势众,把人硬要回来就行了。可来了以后,才发现这皇城庄也是个极有势力的大庄。而且,来之前,老娘和夫人还一再叮嘱他,不可冒失,所谓“强龙不敌地头蛇!”要他问清楚了,再好要人。管家却是提醒说:“犯不着为一个郎中,如此劳师动众。”可他却豪气的直言道,“俺自许‘孝义’存世!那郎中,与俺娘、夫人有恩,与俺情投义合。他今被人绑了,俺若不救,如何说得过去?”

张员外料到黄家人不会轻易放了李老郎中,所以他一干人一回到了“柳扬村”后,便急让管家飞鸽传书,把庄上的“乡勇”全都叫来,又叫大伙做好准备,一挨对方失信,便打杀进去。

而就在当晚,猴腮赶了回来。当时,他见着大爷黄守礼后,便哭丧着脸,谎称自己路上遇上了劫匪,挨了打、搜了身,还一再打脸自责说:“小的该死!没能保住三爷交给的信。”又将来此的目的一一说了。

黄守礼见他模样狼狈,对他所说自是深信不疑。他好言安慰着猴腮,又为他备了马匹,并对他说:“我跟胡师长报告一声,即带一个骑兵排回去。不过,你得先赶回去。你告诉三爷,要提防那郎中自杀。”他想了想又说,“最好先麻翻他。等我回去后,那郎中是不是李时渊,我一瞧便知。”交待完,他取了些盘缠交给猴腮,并要他路上小心,再让卫兵将他送出营区。

黄守孝见着猴腮,忙问明了情况。当听到猴腮说,哥哥要带一个骑兵排回来助阵时,黄守孝即高兴得从躺椅上跳了起来,忘形地指着“柳扬村”的方向骂道:“他个娘的!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竟敢跑到我老黄家门口撒野!等着吧,到时我要他们磕仨响头才能离开。”随即对管家说,“你记住喽,再给那郎中送饭时,别忘了下些‘蒙汗药’!”

随后,他回到躺椅上,满意地说:“还是我大哥想得周全。”又期盼道,“估计,我二哥也回到大半路了。”说着,他冲猴腮挥了挥手示意道,“你去歇着吧。”猴腮忙拱手说了声“谢二爷!”又讨好地说,“我算着,大爷、二爷他们一准是先后回到!”

黄守孝却是斜了他一眼,嗔笑道:“费话!不先后到,难不成还一起到啊?”随即惬意地摇晃起躺椅说,“哎~,管他是一起到,还是先后回;回来了就行!”确实,只要他大哥、二哥都赶了回来,在指认与证据面前,凭他李时渊如何狡辩,都将无济于事了。

却说,黄守忠赶到了仓满城后,即回到黄府。他独自走进爷爷、爹爹两代人用过的那间屋子,并从北墙脚下启开一密阁,然后从里面取出一个匣子。匣子里可是藏着那已尘封了三十多年的《保押契书》。他取来钥匙,小心地打开,并取出业已泛黄的“契书”看了看,随即又小心地将其放回,锁好,再把钥匙揣好。他捧了匣子出来,可到了堂屋,发现天色已晚,又折了回去。再走出来时,手上已是空的了。他冲王耀和王湘兄弟俩说:“天已黑了,咱找个地方喝足吃饱,明天一早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