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斗争属于自然法则,标准是个问题(2 / 2)

大家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都知道的,你已经再三礼让,你已经再三容忍,下面是什么?你不清楚啊?平常有小误会及时讲开,比什么都好!不能仅靠礼让。礼让要与及时交流艺术地结合起来。有什么大不了事情?这是石的人生感悟!30年前同学之间就传石有那个能力却没有帮一个同学的忙,前几天石与这些同学聚会,一对证,同学才知是误传,于是同学都大醉,唏嘘不已。现代社会的自由价值观如同大禹治水。孔子的话在今天应该被抽象为:“如果什么都可以容忍的话,最高原则不可以忍!”即不能突破底线!比如什么都可以谈可以商量可以让步,

但是国家统一不可以谈不可以商量不可以让步!至于孔子所言的本意留专家学者去研究。

本章继续讲斗争,——“仁者乐山”的本意之一——捍卫原则。做有原则的人。所以,你的原则你要仔细掂量而决定啊!不要捍错了。对吧?

再次抽象:国家大事,人人有份有责有义务。

原则应该尽量少,尽量“基本”,这样可以给行动足够的空间和灵活性。比如,保护一棵树,一点不受侵犯才好呢,对吧?但原则应该确定为“把根留住”,你说呢?由此可以意会以下陈述:我们要把我们的关键、命门、命根作为我们的原则。而不是任意确立原则。

有了原则,

有了仁心,

有了礼(制度),

有了礼让,妥协,

甚至有了忍让,

抗争

斗争,

维护公平公正,人人有责!

我们已经来到现代社会,现代文明的社会含义之一是,以爱为基础原则建立家庭,生活在一起。在中国传统文化(实际是封建文化)中的孝的理念里有上下尊卑观念,而要孝敬的对象有“天”、“地”、“君”、“亲”、“师”!上下老幼是事实,而尊卑观念与现代文明的人人平等精神严重相背!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就是封建文化!大家想能不能简单讲发扬传统文化?的确,在封建礼教家的眼睛里,孝是传统文化的根,用它组织家庭,还无大错,但请想一想,用他组织社会行不行?而封建礼教家就是用它组织社会的组织国家的。

用孝组织家庭,儿子孝顺父母,父母慈爱儿子,很好,老百姓孝敬达官贵人,能换来慈爱吗?是一个问号吧?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是“孝”,即想继续用孝组织社会组织国家,是可忍熟不可忍!

不要成天想着谁“治”谁,“建设”、“共同建设”的理念不是更好吗?

以“孝”治国论荒谬了。以孝治家论有问题。

家庭有孝、慈,孝止于家,孝莫红杏出家墙。

治国不孝。这是对中国所谓传统文化的必须的改造。

顺便解释,汉字“治”带有明显的强制性,所以它的组合词有“政治”、“法制”、“法治”、“治水”等。

忘记了,还有“治病”。

说标准是个问题,问题在于标准应该具有时代特征。而孔子距离我们2500年,时代不同,标准应该有不同或有所不同,孔子用孔子的,我们用我们的。孔子的可以是我们的参考。问题还在于孔子的斗争法制意识不明朗。而今天的法治社会,人务必要有法制精神而依法办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