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重返人间(1 / 2)

 新的一天开始,太阳东升。所有的弟子们打坐吶气之后,宋文一行人就开始下山去了。时隔多日未曾下山之后,所有的人都像猴子下山一样。东边摘花,西边采果,南边打鸟,北边驱兽这种场面通常会让人们想到土匪下山的情景。

随着山路渐尽,大家开始稳定情绪,整理着装。相互之间还会时不时的会问问自己的面容是否整洁,不过话说回来这一群人中除了赤松,王羽白一点之外。其余的都因为风吹日晒的练功,日久天长皮肤都微微的反黑,其中的墨翟因为十分刻苦所以比别人更黑。知道的会想高人有高徒,不知道的还以为奴隶主带的奴隶出来务忙呢。

正在大家议论的时候,突然在大道上浮现一个起着青牛白发苍苍的老人。看到这种情景,大家不觉的惊叹起来。之后不断的对老人指指点点,首先看不惯老人的是宋文,在他心中是这样想的;“牛是生产的劳动工具,让一个糟老头这样骑着,真是糟蹋东西啊”。而旁边的陈依,王羽则想:此必是世外高人啊。而墨翟则冥冥之中感觉这个人好熟悉,但是又不知道怎么说。其余的人大多想法和他们一样,但是在每个人心中都有如果这是食物多好啊!一大头牛够吃好几天的了!

正在双方快要碰面的时候,突然老人开口问:“几位小友,你们可知云梦白云山谷据此还又多远?”这是大家有点警惕,心中都无非有两种想法,一种是这个人可能是师傅的朋友,另一种想法是这个人可能跟师傅有过节,是来讨债的,否则他怎么回不知师傅的住处。

此时大家抱团之后,推荐由武乡和高阳回话。首先有高阳说:“距此不远”话未说完老人兴奋的说:“老贼,终于又要见面了!”此话一出,武乡赶紧接上说:“距此不远有个分叉口,向左一直走还有一段路就到了”说完大家就行礼告别,只有墨翟心中有事的流露出沉重疑问的表情。

过了一段时间,旁边的公输盘问道:“老弟是怎么了,有什么心事吗?”墨翟才语重心长的说:“刚才那个人的身影,我怎么总感觉像是李耳爷爷,如果没有牛感觉一定是他,只是骑着牛我就分辨不出来了。”此话一出所有的同伴都惊呆了,大家心里都没底了,因为一方面李耳是受人尊重的,而且和白云先生都是王室老友。既然已经走这么远了,就随他去吧。大家心情并没有太沉重就走了,而这位老人其实就是晚年的老子,这次是来探望老友的。

被这小朋友们这么以误导啊,老子就走错道路,后来经过多方转折才找到白云山谷,来到白云福地,见到白云贤弟!(说起这里面的关系,又不得不提起多年之前在周王室辅佐周王的时候墨杰{墨翟的爷爷}皇家木匠,老子是看馆藏书的,白云先生是胸有大志的某士,因为生活原因三者相识,相交。在王子朝叛乱时老子离开王室,白云先生和墨杰护驾王子朝和周王室典籍奔楚,看到这样的情景白云先生回到祖籍隐居白云山谷,而墨子的爷爷也因为叛乱处处不得志,最后抑郁而终)

一行人继续前行,刚刚遇见李耳就让大家心情很沉重。随着离宋文家越来越近,这个时候路上的人流量逐渐增多起来,慢慢地开始不断有人给宋文打招呼。走了半天多,首先到达的是宋文家的地边,看着忙碌的亲人。宋文赶紧上去和哥哥嫂嫂打招呼,随之大家一起下地搭把手帮助宋文家收稻谷。人多力量大,一下午时间几亩地就收了一半多了。看着劳动成果,大家的心里都欣慰不少,将稻谷捆好一一的背向打谷场。随着工作的结束,大家随着宋文回家修整,顺便探望正在病榻之上宋文的父亲。

来到宋文家之后,首先一行人来到主屋内和宋文的父亲照面。来到屋里大家首先行礼向宋伯问好,看到这种场面宋文的父亲伏起身来,依靠在床扶之上,向大家问好,之后对大家说:“自从宋文离开家到山中去已经一年有余,前一阵子听说在山中建大殿,为我们减少了不少负担。我想宋文在山中也就放心了,也多谢大家照顾犬子了。只是近几日附近地区深受瘟疫肆虐,我已老矣竟抗不过这病魔缠绕,恐叹家中十几亩地尚未安置。却不知宋文的哥哥去扰您们,请多多包涵。”说完就请大家去院中就餐!

来到院中看到粗茶淡饭每个人的表情和感觉都是不同的。除下王羽,陈依,显得有些为难之外,其余的人都是非常平静的。吃着饭,赏着月每个人心里想着不同的心事。这时宋文的哥哥出来很为难的对大家说:“对大家照顾不周,希望这几日大家在仓房安身休息”。但是没想到的是大家并不介意这样的安排,反而很高兴的说没事,有住的地方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