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青藏高原探险 二(1 / 2)

 汽车平稳的在公路上行驶,两旁是一片平坦的草地,草地上稀稀疏疏的有几只牛。

克鲁德是第一次看到那样的牛,它的体形高大,皮毛很厚,心肺发达,很适合青藏高原的气候环境,没错,它就是牦牛,青藏高原特有的牛。青藏高原还能种植青稞,在一些河谷地区能种点小麦,总体来说,土地的生产力远没有中国东部那些地方高,所以人口自然比较稀疏。

不过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率领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西藏之后,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人们的生活好了,于是人口就上去了,但是当地粮食很少,根本承载不了这么多的人口,何况为了加强对西藏的控制,还有数万建设兵团在西藏里,一到冬天,吃饭就成了问题,每年都需要运大量粮食过去,于是便修筑了四条公路。不过后来发现也不行啊,一到冬天就成了死亡公路,所以后来历经千辛万苦也要修好青藏铁路。

克鲁德他们乘车继续向南开,他们的最终目的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克鲁德在车上打开了一个背包,从里面拿出一个瓶子,把瓶盖打开,里面是香浓的青稞酒,克鲁德闻了闻,他的馋虫被勾了起来,咽了口水,一干为净,味道挺好的。

过了不久,他们穿过一个长长的隧道,司机说道:“我们正在穿过冈底斯山!”

克鲁德表示疑惑:“冈底斯山是什么?”

“那是青藏高原上第二高的山脉,也是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克鲁德的爸爸说道。

“啊,那什么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啊?”克鲁德想知道的更多,因为他现在还是一个追求知识的小愤青。

克鲁德的爸爸当然是把知道的都说了出来:“中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每年夏季盛行的东南风和西南风给这个古老的国度带来降水。中国和印度被称为回归线上的绿洲就是因为季风的原因,而能受到季风吹拂的地区就叫季风区了,没有季风影响的区域就叫非季风区了。”

克鲁德的爸爸在给克鲁德讲知识的时候总是充满了自豪,估计在自己的孩子面前展现智慧能让每一位父亲感到自豪把,

他继续讲道:“所以中国古代有句古诗,羌笛何须怨杨柳”

“哈哈,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就是指的季风。”克鲁德接茬到。

“真聪明,我的克鲁德。而青藏高原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造就了中国西北的干旱,和乞朋拉齐这个雨极,因为受地形影响,暖湿气流在爬升的过程中水汽凝结成大量降水,才有了这个雨极。还有就是,冈底斯山脉的高大阻挡了爬上青藏高原所剩无几的水汽,所以以冈底斯山为分界,以北的降水量低于400毫米,而以南就高于400毫米,中国西藏的省会拉萨就在冈底斯山以南。”克鲁德的爸爸把话说完,当然他知道的可不知这么多。

“所以我们现在是先去拉萨吗?”克鲁德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