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密谋董吕联合(1 / 2)

 说到这里,郑泰伸出了两根手指“其一,吕奉先愿意来。其二,董仲颖放心让他来!”“此言大善!”连王司徒在内,众人都连连点头了。可是,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众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此事所关甚大,还是从长计议吧。”王司徒做了结论。

众人鸟散之后,王司徒回到了内室,他的长子王盖竟然在里面等他,王司徒顿时就大吃一惊了。“你回来了?那边的情况如何?速速讲来!”“父亲莫急,容我细细道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王盖一五一十,源源本本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王凌误我!真是扶不上墙的烂泥!”王司徒以掌击案,勃然大怒了。“我早就提醒过大兄,做事要机密,窦武陈蕃就是前车之鉴!可是他把我的话儿当作耳旁风,一味娇纵王凌,这下惹出事儿来了吧!此事一出,吕奉先必定会心生猜忌,我王家又得隐忍数年了!”

发过火儿之后,王司徒立刻就冷静下来了,看来只能走那一步棋了!尽快和吕奉先谈好条件,共同秉政,然后和并州军一起诛除董卓,吕奉先和并州军拿大头儿,王家拿小头儿。除此之外,并无他策可图!

在这个小集团中,王司徒是灵魂,黄琬、郑泰是中坚,士孙端和杨瓒不过是小弟和跑腿儿,外围人物还有很多,比如荀攸、何颙等人。这些人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都想诛除董卓,至于董卓死了之后该当如何,还没有确切的施政措施。

当时,何进正在密谋诛除宦官,打算召凉州牧董卓入京协助。郑泰听闻之后,大惊失色了,连忙找到何进,苦口婆心地劝他。“董卓这个人强暴残忍,野心很大,你要想依靠董卓成事儿,必定会危急朝廷。一旦让董卓逮着机会,他绝对会给你一记闷棍的。”

“你是天子的舅舅,名副其实的大将军,有辅政大权,应该依靠自己的力量诛除宦竖,底定大局,万万不能引狼入室,让董卓进京。再说,此事你已经密谋很久了,风声想必早就泄漏出去了,再迟疑不决,就会导致杀身之祸,窦武陈蕃就是前车之鉴。”

“府库粮食、金银细软都一扫而空,一路向北在达河边装船,运回晋阳城。仅仅南阳一地,据说就有七八千车的财货。此外,并州军所到之处,宣布解放徒附僮仆,赦免他们成为自由人,至少有三十万百姓随同他们返回并州,损失最大的还是袁术。”

迁都长安之后,恰逢饥荒,士大夫很多都不能生活,郑泰家中豪富,甚是有钱,每日都举行聚会,借此救济了很多人。这时荀攸找到了郑泰,懊悔地说道“悔不听公业之言!”于是,郑泰加入了王允的小集团,试图杀掉董卓,继续未竟的事业。

士孙瑞,字君荣,右扶风平陵人,这个人很有才,也很有谋略。护羌校尉杨瓒是个武人,但是心思慎密,手中有一支数百人的私兵。黄琬、郑泰都是有理想的人,董卓无法收买。但是这两人也是聪明人,装作曲意逢迎,骗取了董太师的信任。

“大司马为什么不趁机占领关东诸侯的地盘儿呢?并州军同仇敌忾,战力又强,怕得谁来?”说话的是士孙端。“这个问题我来解答一下吧。”王司徒开口了。“从家兄那里传来的消息说,高顺的本意是这样的,可是被吕奉先否决了,何也?”

“大司马昭告天下,说明此次起兵的目的是复仇,抢掠府库,攻城拔寨而不扰民,如此一来就占据了大义的制高点,谁都说不出什么来。关东军给了吕奉先一记闷棍,吕奉先还了一记黑虎掏心,这是有来有往,走遍天下都说得通的。”

“我先说说吧。”黄琬第一个开口了,他的本职是司隶校尉,手里掌握着谍报监察大权,能看到很多别人无法看到的情报。故而,每次秘密会议都是他第一个发言。“第一个消息是个好消息,大司马吕布终于成功逃出生天,与并州军的增援部队会合了。”

“此言大善!”士孙端等人也随声附和了。“有了吕奉先的支持,我们诛除董卓的计划就易如反掌了。”“非也!非也!”第一个唱反调儿的竟然是郑泰,郑泰的大局观极好,他既然如此说,必然有他的道理。于是,众人便都屏气凝神,洗耳恭听了。

“现在的局势,吕奉先雄踞并州,加上新取得的四郡,就拥有了一十六郡的地盘儿了。董卓只有长安一地,顶多算小半个凉州,世易时移,两相对比,董卓居于劣势,此时吕奉先入京,他能放心吗?若想让吕奉先入京,就要解决两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