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国货(1 / 2)

记者实习生 兴兴侠 0 字 2021-12-17

 回到台里,并没有着急要发片子,已经是周四了,周五张哥就不值当的来了,这回这些事也没有什么时效性,发的越早越好。所以,就没太在意。

周四下午,我上完两本带子的素材,锦州的商户的那个纠纷,拍的多一些,连采访带画面,加上偷拍,拍了五十多分钟,这样我就上载了五十多分钟,就在上载机前边的椅子上坐着,等着。然后就是绥中的老太太的事,这个短点,一共才三十分钟的素材,主要是采访和画面以及后来在那个小包工头家的电话采访,当时事话筒直接录的形式,这样就能直接上载了,编片的时候,直接把声音抽出来就行,画面不要了,然后套一个打电话的模板,写上谁谁的声音,电话采访。这种特技,电视新闻上很常见,就是整个屏幕都是一个动画效果的电话,或者是电话的图片,右上挂角或者电话旁边还有“电话采访”,“声音来自谁谁谁”的字样。

如果只用手机的录音功能直接录的话,回去之后得先把手机里的录音导入到电脑上,然后是u盘里,一定得是p3格式,这样大洋系统才能认它。可以在格式工厂里转一下格式。然后拿着这个u盘。去我之前说的四楼的插u盘那屋。那个小小屋,区别于大洋非线性编辑室的大屋和小屋。她紧挨着大洋非编的小屋,它的对面是厕所。它的另一边是机房,也是一整块透明玻璃做墙的小小小屋,里边有好多的个头很大的主机,成百上千个绿色的小指示灯在那有规律的闪,那个屋只能技术人员能进去,它应该整个大洋编辑系统的中央处理器所在,那个地方是整个系统运作的中枢,我在那半年,从没见它出过什么事故。

对了,屋里的那些摞在一起的主机,没有一个是国产的,好像都是惠普的,记不太清了。真正的高精尖设备,出不得一点错的设备,我没见过国产的,在电视台。电梯是东芝的,摄像机是索尼的,上载机是索尼的,整个配套的录音设备是雅马哈的。演播室里的那些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更是出不得一点错,还要耐用扛造。连打印机都是惠普的。

什么是国产的呢,那些事国货呢,我们公共办公区的电脑主机和显示器,我们审片当显示器用的电视机,还有那些用来打印的a4纸。

还有一样不得不说,大洋,我们用的非线性编辑系统,是国产的,中科院出的,为什么用它,是不是纯国产,我不清楚这里边有没有什么故事。反正中国号称百分之百自主研发的什么高科技基本上都不是百分之百,有的都是买的现成的技术,得了人家的授权,往里边一组,就成了百分之百完全自主研发。其实,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你用我的,我用你的,很正常,不管是劳务,资金,技术,政策,都无可厚非。一味地强调自主独立研发什么的,还是心虚,还是自卑,还是要可以营造这些所谓的什么什么自豪感,说实话,没什么可自豪的。何况这里边多深的水谁知道呢。自欺欺人。主要是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