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三千(1 / 2)

记者实习生 兴兴侠 0 字 2021-12-17

 当知道自己家的摩托车早就被卖给了别人之后,这位五十岁的老太太,给那位小包工头打了电话,把自己见到别人开摩托车的事跟他说了。包工头只好承认了,摩托车确实已经卖了,是卖了一千块钱,但现在手里没钱。过两天再给。

就是这样,从推脱说没卖摩托车到推脱说过几天给钱。就这么一直拖到了年后。过完年,老太太跟儿子一起到他家要这一千块钱。可这回,说法又变了。他说摩托车卖了一千块钱不假,但你家老头活着的时候从我这拿过钱,这一千块钱正好抵债了。老头已经没了,现在说出老头欠他钱的话来。老太太也没法找老头核实。但是她咽不下这口气,就找了我们来。

我和张哥,把老头太这边采完,又拍了一些她在炕上收拾被子叠衣服的画面,还有在院子里拿着那那种竹子做的大扫帚扫地的画面。又拍了一些街景和门口的画面。我把摄像机放到后备箱。老太太坐上我们的车,跟我在后排,就像后来我跟南蓝一样。孙哥开车,张哥在副驾驶。

在车上,我跟老太太说了不少话,问了老太太好多东西,这些大棚,大田里都种什么,平时的生计之类。她说了平时家里有十来亩地,都是种一季玉米,就是收玉米的时候忙点。老头是跟着那个小包工头打零工。每天早出晚归。自己农闲的时候就在附近的蔬菜到棚里打零工。一天在大棚里十个小时,给八十块钱。但是活不是很多。他们也不是经常雇人。

也就十来分钟,我们就到了小包工头的那个村子,两个村子虽然离得不太远,但已经是两个镇了。白色捷达停在他家门口。大门开着。老太太边喊有没有人,边往里走。张哥紧随其后。我左手拎着摄像机,右手拿着话筒和话筒线,走在最后面。一进他们家,一股猪屎味。

原来,他们家的红砖路两侧全是猪圈,跟笼子一样的铁门。两排都是大大小小的猪。有十几头的样子。这猪待会还会说到。他们家的院子显得特别紧凑。走到头,小平房。一个中年妇女迎了出来。见了老太太,说,嫂子来了。一张嘴,一口浓重的锦州话。估计是从锦州嫁过来的。后来,听人说,葫芦岛以前叫锦西,后来才改的名字。方言相近也是有可能的。

张哥接着话茬,我们是电视台的记者,这大姐,给咱们打电话,让咱们来一个,说说这个卖摩托车的事。嗯,这样啊,先进来吧。我们跟着进了屋。,左拐进了卧室。门口一进去是空地,再往里走是厨房。左拐是卧室,右侧也有卧室。东北农村民居的特点,小平房,大炕,房间多。不像bj的四合院,不像sdhn的堂屋东屋西屋,一个院子,三个房子。更不像江南的那种徽派建筑。

炕上,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正在写作业。女主人说男人不在家,出门干活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摩托车的事她什么都不知道。那就只好打电话了,问问他几点回来。女主人就到外屋打电话,张哥赶紧扛起摄像机,录屋里的画面,还拍了一些她打电话的画面。这是两手准备。她男人不在家来的时候就料到了。作为当事人之一,他不接受采访,这个片子就不完整,或者说就成了片子,不能只让问题的一方说话,得双方都有声音。

万一她男人不接受电话采访,这个她打电话的画面就可以用上,用来在片子里解释为什么片子当中当事人没出现,而且也没接受电话采访。这样片子就完整了,就可以用,可以播了。他虽然没接受采访,但他已经表明了态度,是他不接受采访,不是我们没给他机会让他辩解。她跟他说,电视台的来了,沈阳来的。大嫂子也在咱们家,是卖摩托车那一千块钱的事。你在哪呢,能回来不?回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