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筹码 二(2 / 2)

“可是……即便如此·亦有些不妥…···”

“唔,本王亦是这般寻思的,因此,半月前发书至上庸·叫母妃等众人前来此荆州······眼下局势,比起汉中南郑,相反还是蜀地比较安全,本王打算先将母妃等一干人安置于蜀地,如此一来,即便这边战事不利,本王欲退至西川蜀地时·也可无后顾之忧!”

众将闻言这才恍然大悟,心中暗暗思忖秦王李慎考虑事情果然是细致周到。

而就在这时,有一名斥候匆匆奔入屋子·叩地禀告道,“报!——殿下,汉中上庸有急报至!”

“看来母妃一行人已经启程了……”秦王李慎微笑着说了句,示意陈昭接过了那斥候递上的书信,抿着茶水慢条斯理地问道,“何日启程的?”

见主公示意,陈昭拆开书信粗粗一观,忽而面色大变,惊声说道·“糟了!殿下,出事了!——三位贵妃娘娘并王妃、世子在离开汉中郡途中遭一伙强人掳掠,不知所踪·上庸城知府发书告罪······”

“咣当!”秦王李慎手中的茶盏摔碎在地上,原本洋溢在脸上!笑,也彻底地僵住了。!

“什么?”眼中闪过浓浓惊怒秦王李慎掷地有声地骂道,“何方宵小,竟敢如此胆大妄为?!——那伙强人掳掠本王亲人做甚?”说到这里,他好似忽然意识到了什么,一张原本俊秀的脸阴沉地极其可怕,咬牙切齿地骂道,“是你么?李承!”

而与此同时秦王李慎口中的李承,安陵王李承正笑眯眯地望着眼前那几名人质。

从旁,谢安至今犹倍感心惊,震惊于李承竟然有本事掳掠来秦王李慎的生母、王妃以及世子。

“好久不见了,淑妃姨娘……”

李承笑吟吟地对秦王李慎的生母、平原赵家之女赵氏打着招呼,然而眼中不时闪过的阵阵狠毒之色,依然还是吓坏了淑妃赵氏这位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

“你······你······”或许是时隔多年认不出来,或许是被安陵王李承满脸的杀意吓住了,赵氏连话都说不顺畅了。

反而是四女中岁数最年轻的那位少妇认出了李承,惊声说道,“皇五子李承?——你不是因谋国篡位之罪被贬为庶民,贬入皇陵守墓了么?”

“哟,这不是三皇嫂么!”瞥了一眼那位美貌的少妇,李承冷笑着说道,“三皇嫂还认得本王,好,好,好!—咦?三皇嫂怀中这位,莫非就是本王三哥的世子?”说着,李承便想伸手去摸那少妇怀中的幼子。

“你想做什么?”美貌少妇急忙退后两步,避开了李承的手,一脸警惕地瞧着李承。

“此女是谁?”刘晴小声地询问着谢安。

打量了一眼那位美貌的少妇,谢安压低声音说道,“听李承所言,像是秦王李慎的王妃,不出差错的话,应该是河内苏家之女,具体我不知晓······”

“不知晓?”刘晴诧异地瞅着谢安,小声古怪说道,“你在冀京时不是与李慎打过好几次交道么?”

翻了翻白眼,谢安没好气说道,“废话!人家可是王妃,轻易如何见得到?——我跟李慎的关系还没好到他会叫出正宫王妃与我相见的地步!”

说实话,众皇子中,除了八贤王李贤至今尚未婚配外,其实谢安也只见过皇九子李寿的王妃,即如今的皇后王氏,除此之外,其余几位皇子的王妃们,谢安一位都不曾见过。毕竟他跟其余皇子的交情,远不如与李寿的交情。

而这时,秦王李慎的生母,淑妃赵氏也逐渐从最初的惊惧中平复下来,望着安陵王李承沉声质问道,“妾身等一行人出离汉中人遭贼人所掳,护卫兵士皆惨遭屠戳,此事可是五殿下派人所为?”

“正是!”李承很坦然地承认了。

赵氏眼中闪过几丝怒意,在环视了一眼四周后,沉声说道,“观此地好似我大周军队营地,何人为主帅耶?”

帐内众将的目光下意识地望向了谢安。

顺着众将的视线望了一眼谢安,赵氏眼中闪过几分惊怒,强忍着怒意说道,“原来是谢尚书···…谢尚书掳掠我等弱质女流究竟意图何为?”

因为谢安当年官拜刑部尚书之职时赵氏曾见过他,因此,她此番认出了谢安。

“这个嘛······”谢安感觉有些尴尬了,而就在这时,却见安陵王李寿一抬手,微笑说道,“谢大人,不是说好之后的事以本王为主么?”

最好你来!丨

谢安耸了耸肩,做出一副悉听尊便的模样。毕竟他实在不知该如何回答,让李承自己做的事自己来承担,这样最好。

见谢安明摆着不打算介入,更不打算帮忙,淑妃赵氏微微皱了皱眉,无奈之下,唯有再度望向安陵王李承,沉声说道,“五殿下为何要掳掠我等弱质女流?”

李承闻言笑了笑,忽而满脸恨意,咬牙切齿地说道,“本王的皇兄尚来不及留下子嗣便给李慎那厮所害,本王亦要李慎断子绝孙!”

四女闻言面色大变,尤其是秦王李慎的王妃苏氏,更是下意识地抱紧了怀中的幼子,生怕孩儿被李承所加害。

而就在这时,却见李承忽然仰面哈哈一笑,笑容可掬地说道,“三位姨娘与皇嫂莫要在意,本王只是开个玩笑罢了,此番请诸位过来,不过是想借诸位的面子,请三皇兄出来露个面…···你们也知道,三皇兄的行踪向来飘忽难以预测,本王要见他一面,那可不易,这不,只能出此下策了…···”

“五殿下要见我儿做什么?”淑妃赵氏心惊胆战地问道,毕竟他的儿子李慎当年可是害死了眼前这位安陵王平生最敬重的兄长李炜,二人之间有着不共戴天之仇。

“也没什么,就是约出来喝完酒,聊聊当年之事罢了!”李承微笑着回答道。

可能是从李承满脸的笑容中瞧出了某些恐怖的事,淑妃赵氏咽了咽唾沫,小声说道,“倘若我儿不来呢?”

“他会来的······”眯了眯眼睛,李承笑眯眯地说道,“如若不来,本王就在襄阳城下架起一只锅,将诸位生生烹了!叫他亲眼目睹至亲之人烹于釜内!”说到最后,李承满脸阴沉,仿佛之前的笑容根本未曾在他脸上出现过。

生烹活人……

且不说那四女表情如何,单是帐内众人这些旁观者也是面面相觑,被李承的狠话所震惊。

安陵王李承,不愧是众皇子中最是心狠手辣的一位,心肠歹毒、手段狠辣,比起其皇兄李炜更甚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