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皇商(2 / 2)

徐茂公和房玄龄听了看着他,也在想这人嘴上说得可真漂亮,不知有什么目的。

“王先生高风亮节,我等佩服。”房玄龄眯着眼道。

“谢刑国公称赞。”王书舟心里说,这大唐国公太多,不是我恶补几天,还真记不住。

徐茂公捋捋胡子说:“虽说你明大义,却不能至陛下的颜面于不顾。你若不受赏,让其它为国效力的人怎么想?这先例不能开,你明白吗?”

“不错。”

“啊,谢两位国公爷提点。草民差点犯了大错!”

“那你现在怎么说?”徐茂公问。

“这个…在下立志经商,实不愿做官。不如赏草民些金银,另外把草民的生意封成皇商如何?”王书舟顺着道。

房玄龄一直在仔细观察着王书舟,听此他嘴角勾起,道:“你是说要为朝廷提供兵器?”

“不错。如今我们铁匠铺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纹铁,而最需要纹铁的就是大唐的军队,老百姓不需要也用不起。所以草民才有此奢望。”

徐茂公与房玄龄互相看看,两人眼睛都是贼亮贼亮地。

王书舟现在对朝廷内部环境不是很清楚,不敢多说什么,但他有信心此举必定能引起眼前两人的兴趣。

“你可知道什么是皇商?顾名思义就是皇家人办的。”房玄龄道。

“皇家人?这……”王书舟故作不知,他正是要拉一个皇家人进来合作。

两位国公互相看看,都在思考这件事情,因为这纹铁确实太重要了。

沉默片刻后,房玄龄问:“王先生可能让利?”

徐茂公听了冲房玄龄投过去一个肯定的眼神。

“让利?嗯,我想想。……可以,如果是给朝廷,我可以让出三成利来。”王书舟这些天早研究透这皇商是怎么回事了,痛快说。

“三成?你可要想好了,这三成可是纯利,而且朝廷不负责你的生产。”房玄龄接着道。

“可以。不过生铁的供应与价格呢?”这里面水分可不小,王书舟不能不提。

“既是皇商,这点你可以放心。”徐茂公说。

“这样就没问题,我让出三成纯利给朝廷。”王书舟心说老子可是大学毕业,想造假账还不容易。不过老子要靠山不要钱,赚钱的法子多了。不信你们不同意。

果然,徐茂公说:“此举有利我大唐军备,又是一功,想来陛下会同意。你且回去听封吧。”

王书舟走后,房玄龄道:“徐兄,此等大事,我们要办稳妥才是。”

“嗯,不过也不必忧心,太子有了精盐,想来陛下不会再让他负责这纹铁。此等大事,陛下不会交于臣子之手。九皇子还是有希望的。”

“其它几位皇子如今都分封在外,在长安城又能办事的目前看确实是九皇子,但也不能大意。毕竟督造处如今是由太子负责。”

“长孙家权势越来越盛,陛下难道不懂吗?呵呵,国公不必担心。”

“希望如此。”

“皇商?”李世民看了看徐茂公与房玄龄,心里有些不愿意。因为皇商是免税的,这兵器可是又一大项。

“陛下,臣两个推敲了一下,觉得可行。而且那王书舟可拿三成纯利给朝廷。”房玄龄道。

“三成纯利?为什么不是五成?”

“陛下,不少了。这人工费、原料费、运输费、损耗费,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督造处之前也是三成纯利,可到最后到国库也就一成半。”房玄龄解释道。

“是吗?”李世民沉思一会儿,又说:“如此朕答应了。你们觉得此事交给哪个皇子去出面?”

两人齐声道:“陛下圣裁。”这他们可不敢多说,不过如果不是他们想的,肯定会找一些借口来劝说。

“这事不急,要等太子那里运作好了才行。我看最少要两三个月时间。容朕想想。”李世民道。

“是。”二人答道。

正这时,宫人传报袁天罡与李淳风求见。李世民让二人进来。看看徐茂公二人说:“二位卿家还有事吗?无事就回去休息吧。”

“微臣告退。”

出了御书房,徐茂公低声说:“晚上到秦府详谈,此事先不要让卢国公知道。”

“正有此意。”

路上遇到了袁、李二人,他们也没多想,打个招呼就出宫了。

“微臣见过万岁!”袁、李二人进了御书房见礼。

“免礼。”李世民说完喝了口茶,道:“事情可有眉目?”

“启禀陛下,我二人暂时还没有眉目。”袁天罡回禀。

李世民最近心情不错,也没有责备,只说:“这事二位卿家还要抓紧才是。”

“陛下!我二人自是不敢懈怠。可这长安城人口数百万,想要找到此人却是大海捞针。”李淳风道。

“真就没有更好的法子?那怕有一个特征也好。”

二人摇摇头。袁天罡道:“这乾坤倒转星象从古至今从未记载,因此破解之法,也是我们三人从万千星辉中找到的唯一破绽。可天机难测,只能推算到应在长安城中一男子身上。如果到明年中秋还没有找到,这一丝破绽也就没有了。”

“是啊,真是大海捞针。朕问二位,那个人如果到了你们跟前,你们能不能分辨出来?”

“这…”袁、李二人互相看看,摇了摇头。

“那怎么办?”李世民有些生气道。

“陛下,我们三个推敲许久,有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或许可以试试。”李淳风道。

“那说来听听。”

“陛下,请恕我等无罪!”二人施礼道。

“免罪,只管说来。”

“乾坤倒转阴阳互换,阴阳应到现实中是刚与柔、男与女、文与武等。再看时间,应在三十至四十年后。陛下可憎想到什么?”李淳风道

李世民想想说:“那时我也许就不在了。”

“陛下多虑了。”袁天罡道,“我大唐以武立国,军中名将无数。可以说自秦以来,虽名将不少,但各自为主,唯我大唐在陛下领导下聚合的名将最多。然阳极必阴,试想到了那时,朝中还剩多少?此为阳衰。因此我们推断,此人必与武有关,或武力、或智计必超出常人许多。”

“哦?”李世民起身来回走了两圈,道:“那如果开武科举如何?”

“陛下三思,武举一开全国各地的人都可以参加。”李淳风道。

“嗯。可不开武举,还有别的办法吗?”李世民想想道:“总不能比武招亲吧!菲儿肯定不会同意,朕也不同意。”

“陛下。误会了。即使比武招亲,他不来参加也是无用。”李淳风赶忙说,“这样的人必是人中翘楚,还是好识认得。我们多注意就是。”

“我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让我同意群臣为菲儿推荐驸马。”

“不错,正是此意。这种人才,一定不会默默无闻。”袁天罡道。

李世民又转了两圈,说:“最近群臣推举了不少人上来,符合这条的却不多。”他心中有数,推举上来的大多都是文才如何如何,这不是正应了阴阳互换?

“陛下。还有一件事,常山公主作为破局之人,说不定对那个人会存在特殊感应。不如让公主去民间多走动走动。”袁天罡道。

“哦?有些道理。”李世民经他一说,心里突然有了一个想法。

晚上,李世民对淑妃与常山公主道:“淑妃,我打算让菲儿去经营一家铁匠铺。”

“铁匠铺?陛下,这似乎有些不合适吧。”淑妃心说,女孩子家家开铁匠铺算怎么回事。

“父皇!那家铁匠铺?是那个打造纹铁的吗?”菲儿却十分开心。

注:此作品是我(夏荷微语)原创,没有与其它网站、平台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