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河南救灾(2 / 2)

许多灾民拖家带口来到这里,看见这里免费提供食物,便不肯走了,在河岸旁搭起窝棚,住下来,从四面八方跑到这里的人们越来越多,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头。刘洪指着那些年轻人,对刘涵道:“刘老板,你看那些棒小伙子,别看现在蔫不拉机的,吃几顿饱饭就都活蹦乱跳的了,不当兵可惜了。”

“你去招兵吧,你就对他们说,咱们这里粮食是有数的,说不定哪天就断炊了,要是肯当兵,一天三顿干饭,特别是那些年轻女子,必须尽可能招到队伍里,一些人家为了家人活命,很可能会把她们卖掉,她们在灾年命运会很悲惨。将来可以把他们培养成护士、女飞行员,机要员……”刘涵道。

李云龙在一旁道:“蹬倒骑驴往其他县城送粮效率太低了,依我看不如多弄一些卡车。”

刘涵拍拍李云龙的肩头,“好主意,这些天我都忙乎懵了,忘了这个茬,这样吧,你去让艾文郁和董效干成立一个建设公司,招募这些百姓向各个县城修路,对了还要修一座可以起降大型客机的机场,有了机场就可以往北海道输送兵力了。”

救助点附近摆了几张桌子,新上任的建设公司经理艾文郁、副经理董效干坐在坐在桌子后面,帮他们招工的都是嵩县的地下党,他们加入建设公司明面上帮着张罗事情,暗地里从事地下工作。

“建设公司招募的工人待遇优厚,每天都有鲶鱼吃。”复杂招工的人举着电喇叭在人群中不停重复着这句话。

“小三子,听没听见,去给那个什么公司干活,天天有鱼吃,你没见到那鲶鱼,真肥呀,很多鱼都有一米多长,那要是炖上了,别提多香了。原以为有口玉米糊糊吃就满足了,可是一想到那鲶鱼的香气,我就流口水了,你去不去报名,反正我得去。”一个小伙子对身旁一个瘦小枯干的年轻人道。

“你去我就去。”

“好,咱们一起去报名。”

报名的人派了长长的队伍,建设公司的人登记造册后,把他们分成几个队,选出队长,领取工具,分赴各处修路、建机场。

刘涵不断地从主位面的印度带过来鲶鱼,同时也带过来大量的湖水,使得河里的水也多了不少。起初的几天独立旅官兵还往城里送鲶鱼,后来县城的商人发现了这个商机,他们纷纷跑到灾民救助点,从刘洪这里采购腌制的鲶鱼,运到周边县城出售。刘涵手里的资金也因此越发充裕了,而这些资金为这里的灾民提供了充足的粮食。接连弄光了几条河流、湖泊里泛滥成灾的鲶鱼,刘涵看中了印度的牛。在印度人的信仰里,牛是神圣的生物,他们不吃牛肉,甚至不会虐待牛,任由牛在马路上穿行,休息,车辆、行人遇到了这些牛,会绕行。牛在印度过的无比逍遥,可是自从刘涵过来后,印度大街上,乡村成群结队出没的牛们就倒了霉运,牛们常常会在夜里成群结队地神秘失踪,不用问自然来到了次位面的嵩县。穿越到嵩县的印度牛被商人们买到了周围的县城,还有的老牛被套上石磙子碾压碎石路。

独立旅在周边县城也招募了大批灾民修路,虽然没有动用机械,但修路大军人数众多,工程进度很快,以嵩县境内南庄通往伊阳县公路为例,平均每天延伸出去三十里地。刘涵弄过来二十辆卡车,从洛阳国民党驻军借了几名给军官开车的司机,在独立旅战士中选了一些机灵的年轻人,让这些司机教授驾驶技术。

留出五辆卡车搞速成培训,其余十五辆卡车拉上盘尼西林,开往洛阳。河南历史上这次旱灾有天灾也有,而这个自然就是与黄河水灾、蝗灾齐名的汤恩伯,此时河南灾情已十分严重,但汤恩伯依然在河南大肆扩军,非但不减免粮税,反而加重了对百姓的盘剥,更可恨的是各级官府对灾情隐瞒不报,致使灾情越发严重,最终活活饿死的百姓估计总数达到了三百多万人。到处上演易子相食,卖儿卖女的人间惨剧。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蒋光头最终失去民心,逃到台湾,这也是报应。

洛阳是座大城,城内有钱人多的是,一辆辆由独立旅部队护送,插着抗日军旗帜的卡车来到洛阳,这些盘尼西林从达官显贵手里换来大批粮食、金银、古董运回嵩县。粮食交给沿途各个县的救济点,金银、古董、大洋则从主位面换回更多的粮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