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指点迷津(1 / 2)

大宋桃源 白翼龙 4636 字 2019-08-31

 034指点迷津

遂城,威虏军大营。

内容丰富到令人发指的酒席,这不是杨延昭自己办的,是遂城百姓听说契丹人被赶出国门之后自发组织起来送来劳军的,又有从定州大营新帅高琼手下拨发来的许多物资,几下里一凑,就整出了这么一幕来。

契丹皇帝太后御驾亲征撞的满头包狼狈逃跑,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东面打祁州和西面打雁门关的两支契丹军中,两队人收到消息之后马上就识趣的退了回去。边关的危机解除了,而两天后高琼也带着向傅潜问责的圣旨赴任了,高文举巴不得没人理会自己,将五千高阳关骑兵发回原地之后,又带着几个随从回到了遂城,正好就碰上了这顿庆功宴。

没说的,看在百姓们发自内心高兴的份上,也得喝两杯,这一喝就上头了,虽说这里的酒还不怎么烈,可架不住量大啊,各界的头面人物排成好几个长串等着要给解救了大家的文曲星状元郎驸马爷敬一杯酒呢,怎么能不喝的比他的姓还高?

还是杨延昭等将领出头为他挡了酒,让大伙一同遥遥敬一杯就算完事,人家高大人身负重任,事情多着呢,不能这么没完没了的陪大家瞎胡闹,这才让高大人逃过一劫,如释重负的高文举长叹一声,这感觉比打仗还累人。

喝完了酒,杨延昭寻了个机会扯着高文举向他请教,原本以高文举平日的作风,是不会和他聊这些话题的,一来人家是历史名人,二来资历比他又要老那么多。可今天喝的有些晕,大家又有了在一起战斗的情分,一坐下来难免扯东扯的拉远了话题。杨延昭就顺着这个机会旁敲侧击的提出了好些个问题,一时有些迷糊的高文举也没当回事,就把自己的见解一五一十的向对方倒了出来。

最让高文举意外的,是杨延昭居然向他提了一个关于自己前途的问题。大意无非就是杨家父子两代尽管都一心尽忠,可由于出身尴尬,一直被排挤在朝廷边缘,实在是有些不舒服,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由于这个原因,连累的整个威虏军几千将士都无法像其他禁军将士那样获得应有的待遇,甚至连有些厢军的待遇都比不上。这次虽说打了这么大个胜仗,可先有监军长史离奇“阵亡”,后有擅自动用大仓物资,几条罪过要是一旦追究下来,恐怕又是一场灾难,自己丢官都不紧要,重要的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弟兄们可就得不到应有的奖赏了,一想到这里,叫人怎么能安心?

高文举语重心长的告诉杨延昭,其实要解决这些问题很简单,最根本的问题就出在你自己身上了,只要你自己把问题的原因找到了,这些事就都成了芝麻绿豆般的小事,再没人会揪着不放的。

杨延昭很疑惑,高文举就进一步向他解释,皇帝也好,朝里诸位大佬也罢,他们最怕有兵权的将军们哪一点?无非就是尾大不掉,居心不良就好比这次的傅潜,如果事情真到了那一步,事后无论如何追究都已经来不及了,当时的损失却如何来弥补?这还算好的,若是和西北李继迁一样那般朝三暮四,早上降了,晚上又反了,折腾来折腾去,谁受得了?

杨延昭连忙解释,自己和威虏军将士绝无不臣之心,对陛下对朝廷那是绝对的忠心耿耿。无奈别人都不信呀,这都怪自己父子出身不好。

高文举笑道:“将军此言差矣漫说你杨家只是汉国旧臣,便是汉国旧主子刘继元那棒槌,不也享尽了荣华富贵,过的逍遥自在么?可见出身绝非原因,问题就出在兵权上了。”

杨延昭愕然,对于他来讲,兵权就等于是他的全部,如果没了兵权,他活着也就没了奋斗的方向。可却又因为手里的兵权而被人猜忌,这事一下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似乎变得无解了。

高文举道:“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不是没办法。”

杨延昭连忙递上一杯茶:“请大人指教”他现在是真心请教了,原本他只是得知了高文举在官家跟前挺红,想着借这么个拉家常的机会把自己的心思通过高文举转达给皇帝知道,谁想到自己觉得无解的难题,在人家这儿好像根本就当不得什么事,如何能不让已经因此忧愁纠结多年的杨延昭不动心?

高文举这时候也说到了兴头上,一时也没察觉气氛的古怪,接着说道:“你想想当年太祖两次杯酒释兵权的事,人家那么多节度使,各地藩镇都能放下兵权,安心的去做个富家翁,为何杨将军你就放不下呢?”

杨延昭犹豫了,说了半天,原来是让我放弃兵权啊,那谁做不到?不就是放心不下这些弟兄和战场上这种感觉才让人左右为难的吗?你这也叫办法?

高文举看着杨延昭的表情道:“我知道将军觉得这法子或许很蠢,但请将军换个角度来想一想。没错,你杨家的确世代忠良,威虏军也对朝廷忠心不二,可你也得考虑考虑别人的感受啊,现在大宋全国上下,谁不知道威虏军就是杨家军?这与一方诸候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威虏军的补给一直有人从中作梗使绊子却没人吭声?因为大家都知道你杨家军自成一派,如果没有点制约要是一闹将起来还不成了第二个李继迁呀?你别急着解释,先听我说完。你倒是忠心,可你得把这份忠心让别人都看出来呀我听说早前将军在连着屡立奇功,若依着功劳,早就能再上一步升迁一番了,可就是放心不下威虏军的将士又硬生生留了下来。是,你这么做可以得到弟兄们的拥挤,使的士兵们的凝聚力大大增强。可你有没有想过这事看在别人眼里会怎么想?说句不中听的话,亏得太宗当年信任你,若是换个不知底细的,只怕早将你这种行径当成收买人心的不臣之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