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 殿试(1 / 2)

大宋桃源 白翼龙 5896 字 2019-08-31

 渊恒全然没有理会周围那此官员和内侍的眼光,依旧砌有微大月说道:“正好,中秋节前新到了一批贡茶,一起来品品?”这话的味道,竟然毫不掩饰的表示出了要征求对方意见的感觉。

一瞬间,整个由屏见围起来的这个小小空间里,所有的声音全都蒋失了。曾几何时,什么人在什么场合,曾见过皇帝陛下要请人品茶还要摆出如此一番低三下四模样的时候?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甚至有许多人马上怀疑起了自己是否听错了,又或许是在做梦。总之,这种情况完全是不可能发生的,尤其这还是当着一群陪臣的面在进行的殿试中发生的。

高文举其实在方才赵恒邀请他上前的那一霎那,就模模糊糊的感觉到了有那么一丝熟悉,印象中,后世那些大人物全都喜欢这种云山雾罩的说话方式,明明简单的寒暄,如果换了场合,整个意思可就完全不同了。

因此,赵恒让他近前来的那一刻,他马上就意识到了这其中恐怕另有内情,便很自然的回了一句“不太好吧?。一来表示自己已经明白了对方的试探,二来也很明确的表示了自己的立场:我考这个状元,其实不在乎官做的多大,你那个近臣、重臣的位置,我不怎么感冒。

赵恒能想出这招来试探高文举,自然对他的反应毫不意外,接着就很平静的让人沏了两杯茶来,举手招了招,请高文举过来品茶。

旁边那些陪同出席的官员这时候都傻眼了,可眼前这位主角是皇帝,他的话就是圣旨,大家就算心里觉得震惊,也没人敢君前失仪,只得捂了嘴,硬着头皮向下看了。

高文举到是很自然,一点没有见到皇帝的觉悟,大大方方的就坐在了赵恒给他赐的座位上,施施然就品起了那杯茶,这让一群官员越发的震惊了,眼前这一幕,已经完全的超出了他们的认知领域,完全不能用语言来表达心中的感触了。这到底是殿试啊还是品茶啊?

高文举品了一口,微微皱眉道:“龙井?”

赵恒点点头:,“人说龙井茶,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这一批。正是明前珍品。如何?。

高文举自然知道他说的这个龙井茶的两种极品了。所谓雨前、明前一说,乃是指采摘的时间,如果采自谷雨之前,便称为雨前,若是采自清明之前,便称为明前。因为清明之前所采的茶乃是茶叶一年中首次可采的时段,因此最为鲜嫩,制作也来的茶叶自然也口感最好,因此明前便被奉为珍品。

可皇帝在殿试的时候请他品茶,自然不是如此简单了,肯定有个别的含义在里面。高文举微微一笑道:“明前虽珍贵,可这口感,似乎并不如二龙戏珠

起恒呵呵一笑:“说的也是,这二龙戏珠是你高家特产,有此茶在手,你自然看不上别的茶了。联的手里。好茶不少,能赶上二龙戏珠的,诚然一味都没有。不过依联自己看,那二龙戏珠未见得就赶得上这龙井的味道。而且,这龙井,胜在量大

高文举明白了,这位未来的舅哥,是打算推销他的茶叶了。当下微微一笑道:“陛下觉得那二龙戏珠的口感不如龙井,多半是因为个人口味稍有不同。学生所言这明前口感不如二龙戏珠,乃是说此茶并非明前中最好的。不若学生所贡二龙戏珠那样,乃是茶中之最赵恒微微一愣:“你是说,还有比这贡茶更好的明前珍品?”

高文举点了点头:“正”这意思就很明白了,要想推销,你得把茶叶的管制完全放开了给我小否则,你让人家蒙了,连累你妹夫我也跟着被人骗,那可就不好了。

这边赵恒还没说话,这陪同的官员中一个年约六旬,身着绯红二品官服的官员马上怒声喝道:“大胆高鹏!这是君前答对,岂能如此儿戏?你说贡茶并非佳品,可有人证物证?!须知此处空口无凭,乱说一气,可是有欺君之嫌。

周围的一群官员连忙低下头,假装没听到,实在不是他们不想插言,而是今天这事实在是太让人想不明白了,大家都是在官场上打滚的,哪个不是人精,这殿试的当口请了学生品茶的事,恐怕在华夏几千年历史上,这是头一份!人家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呗,哪轮得到咱们这些微末小小官来插嘴,要是一不小心,得罪了圣上,连隔夜都用不着,估计当场就能得到教。可这位出言打断高文举答对的,大家也惹不起呀,因为他就是如今炙手可热的副宰相李至。

李至本来就觉得今天这事处处透着邪气,可没想到这高鹏居然顺着杆往上爬的这么厉害,若是他说点别的倒也无所谓了,可他偏偏说起了关于贡茶的事情。整个,大宋,谁不知道,这贡茶是由他李至经的手,要是让这小子这么红嘴白牙的一顿说,让人知道了自己居然没有将最好的茶叶送进皇宫,而是自己截留了享用,恐怕皇帝再想护着自己,也过不了这一关了。李至一着急,也顾不上今天的场景有多奇怪了,跳起来就要把这势头拦下,要是让这小子把事情全捅了出去,回头自己这官可真就坐不稳了。

可李至这话一出口,自己也觉得有些不妥了。看到皇帝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快,连忙扭头向两边打量了一下。却见他左右两边坐着的李浇和昌蒙正都是老神在在的闭目神游,压根就没理会品茶那两位和自己,仿佛这殿中的一切根本就没有发生似的。李至心里突然升起一丝不妙的感觉来,正想向皇帝解释两句,却听到闭着眼睛的李沉淡淡开口道:“李相公。眼下是殿试之时,所有答对,皆是陛下出题,高鹏应对。高鹏所答之语究竟如何,眼下并非定论之时,还请李相公稍安勿燥。”

大宋官场这几年有个不成文的惯例,由于李沉是宰相,而李至和吕蒙正分利为左相和右相。依习惯,只有宰相才能配得上相公这个称呼,而李至这几年圣眷甚浓,大家就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他那个副相的副字,也就紧赶着呼他为李相公了。至于李浇,则升格为相公,直接把前面那个姓氏去掉了,反正大宋朝的相公,仅此一位,别无分号。

虽然李至也挺喜欢那些下属李相公的,可这个称呼毕竟多少有些借越的味道在皿心看人家昌蒙正,也和他李至平级,却从来没人呼人家为吕相公,全都以吕大人相称,也没见人家在自己面前就低了气势。没想到,今天,就在官家面前,相公头衔的正主李沉却这么不咸不淡的将自己这个西贝相公点了一句,这不能不让李至汗毛倒竖。他明白,这是李沉这个老家伙在提醒自己,现在是官家在考自己学生的功课,人家答的好坏与否,还轮不到他这个做臣子的来插嘴。

李至头上的冷汗哗哗的,连忙小心的坐了下来,偷眼向皇帝和高文举打量了一眼。却见人家根本就没理会自己。又向李浇投了个感激的眼神,却发现人家压根就没睁眼小似乎方才那话是在说梦话一样。李至这心里又打起鼓来了,他又向着排在吕蒙正后面的那几位官员打量了一眼,却见那些人一个个都是一脸的不知所谓,似乎完全被眼前这一切震惊了。

李至心中暗道,看这些人的样子,他们似乎和老夫一样,根本就不明白官家和这高鹏在打什么哑谜小这才一脸的不敢相信。

可是相公和吕蒙正这老东西为何会如此淡然,难道说官家和高鹏的把戏他们都弄明白了么?如果说他们俩人老成精,猜出了隐情到也罢了,可这高鹏,一个未满二十的毛头小子,君前答对,遇到如此情景,怎会如此镇定,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一般,难道说,官家和此子有何约定不成?而且,看他的样子,似乎对贡茶的事情知之甚深啊,这要是他揪着此事不放,老夫岂不是要槽糕?难道官家要借着此子这手整治于我?这也太有些说不过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