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剪发令(1 / 2)

大宋桃源 白翼龙 4033 字 2019-08-31

 “间传说。大宋开国之初。大祖赵匡胤对治下百官毫们章掼,坝于上朝之时胡言乱语甚是头疼,便问计对宰相赵普。经赵普一番思量便定下计策,先是让太祖称有某物邀百官上前同赏,待面官回去时,却觉自家原本的座椅竟已被抽走了。从此百官上朝便只能站着了。可是这么一手貌似高明的方法却依然未能杜绝朝堂上交头接耳的把戏。还是赵普出了主意,将大宋的官帽作了更改,将原本仅仅七八寸长短的帽翅改为两尺长短。这样一来,大家顶着个长耳朵,想再说悄悄话就变的很困难了,就算真要说悄悄话,也只能站直了说,一时之间,朝堂风气为之一振。

这个更改的法子之后,原本仅限于官员们戴的乌纱帽便不再高贵,很快就在平民百姓之间普及了开来。当然,名字也很入乡随俗的改成了慌头。自从这种原本属于大唐官员专属的服饰被放开了权限之后那些有心的百姓便置上一顶,以此来寻找一点心理平衡。

可这种自抬身价的事情,这些有功名的士子们是不屑去做的,他们便简单的在头上扎一条头巾也就是了。可由于这种打扮流行于学子们之间,一来二去竟然也被冠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文生公子巾”

高文举看到高十一连满头大汗也不值得摘下帽子,还当他也是那种阴暗心理作祟,便不咸不淡的讽刺。谁想,高十一摘下帽子之后,他才觉自己想错了。

原来这高十一不知何时,竟然将头剪成了短,看起来浑然与后世军营里流行的寸头相同。这个情况让高文举一时有些转不过弯来。要知道,这时候的人,将头视为父母赐于本身的精血之一,某些情况下,头的重要性甚至可以和性命相媲美。像出家人那个剃光头的行径,对大众来讲,起码就是不孝父母的表现。

要和父母断绝关系之人才会做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

刚开始的时候,高文举因为觉得长甚是不方便,曾想过要剪成短,谁知隐隐的提过几次才知道此事的重要性,从此便绝了这个心思。如今他已经习惯了这个世界中男女都是一头长的习俗,却没想到,自己面前突然就冒出了一个剪寸头的家伙来。一时之间,竟然有些恍惚了。

看到高文举果然有些失措,高十一这才将此中原由娓娓道来。这事的起因,又是高文举的那个爱徒吕聪昌小四。

原来,吕聪某次试验火药时不小心将头燎了个七七八八,他一狠心,咬着牙给自己剃了个光头。好在在桃花岛上也没人敢来找他的麻烦,而且从此之后,他人前人后总是戴着一顶头盔,也没人意识到他成了光头。

几个月前,他悄悄跟着队伍进了中原,在寿州附近和高文举见了介,面。不想,这一头短竟然大得高文举赏识。其实那也是高文举为了鼓励他勇于献身种研顺口夸奖了一句的。可吕聪得了这句夸奖之后,从此便将心中那丝阴影一把扔了去。在回程的路上,甚至连头盔也不屑戴了,逢人就吹两句自己这新潮的型如何如何,师傅又是怎样怎样欣赏。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忽悠的,等船队回岛时,全船队上上下下两百来号人,竟然全都随了他剪成了短。不用说,这等特立独行之举很快就引来了岛上其他人的注意。可吕聪很是聪明的打出了高文举的旗号,说这是师傅交待的,为了区别桃花岛人和他国人之间的一个方法。

由于吕疯子是黄岛主的入室弟子这个身份是人尽皆知的。而黄岛主又神龙见不见尾,从来没人知道他身在何处。便是随了吕聪同船去见过高文举的那些人,除了几个重要人物之外,也没人知道他们转折千里去见的那个人便是岛主。在这种情况下,吕聪这个原本并不高明的谎言居然很快就流传了出去。

第一个中计的,便是急于和高文举改善关系的颜小山。他从寿州城下一回到高家庄,就和老管家挑明了关系,从此要一心一意跟着少爷混了。不过他也明白高文举不见得就真的相信他。经过一番思量之后,只身投了桃花岛。一听到少爷面前如今的第一红人吕聪那番话语。顿时便当了真,认为自己一旦剃了头,就表示了和原来的那些势力脱离了关系,第一个响应了吕聪的提议,也剪了短,成了短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