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 如假包换(1 / 2)

大宋桃源 白翼龙 4149 字 2019-08-31

 与人如此一问。高女举自然要反应一下了。大声接口道……里叟无欺、如假包换”。

寇准和孙何对视一眼,终于明白这些奢侈品是怎么回事了。脸上也没了方才那股狐疑之色,取而代之的。是一对尴尬和不安的表情。

高文举捐钱捐地换来个太平伸士的事,闹的很大。虽然普通百姓都没什么感觉,可身在官场中的这些人,无不对此事印象深刻,盖因此例乃千百年来之创,当初议论此事时,朝野上下争吵的十分厉害,双方的论点论据也都很强大,一直闹到荆湖路百姓大量外逃,简直有动摇国本的危险时,高文举捐了几千亩的的事情又被范贻及时上奏了,大家这才闭了嘴,出于某种平衡的目的。争论双方不约而同的搁置了争议。很顺利的通过了太平仲士头衔的相关建议。

当时高文举这斤。名字,在整个大宋官场,可谓分量十足。不过那时候的高文举却并没有用高鹏这个名,而是用的高文举,只因彼时,这位大少爷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叫高鹏的名字。其实管家冯有年等人自然是知道的,可当时处理这事的时候却是高文举自己亲手和范贻从头搞到尾,因此也就用了这么个以字行文的玩意,好在这年头不管用名还是用字都没什么关系。

到了京城之后,高文举这才确定下来用高鹏这个名字正经的开始混社会,可这么多天来,他压根就没遇到需要报字号的机会,一般情况下。人家只问你姓甚名谁也就是了。这个字号都是比较相熟的人之间或者官方行文时才用的上的。

因此,虽然高鹏这咋。名字一炮而红了,可基本上没人知道这个高鹏就是高文举,再说除了官场中那些当初涉及到议论抚民策的这些人之外。高文举这个名字实在是没什么必要记下来。

寇准和孙何之所以对这个名字如此敏感,主要也取决于两人当初议论抚民策之时掺和的极深,并且多多少少都受了些影响。可以说,两人之前在太宗时期因为老是触犯龙颜而搞的很凄凉,当今上继个之后,两人都借着这次机会好歹捞了个实缺。虽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实权,可总算是回到了权力中枢,而且借此机会被皇帝记在了心里。因此,当时引热议,处于漩涡当中的高文举。称之为两人的救命稻草也不为过。

知道了高文举的身份,自然也多少了解一些高文举独揽东南一路桃花岛商道的传闻,那么他随便拿出这些桃花岛的奢侈品来,再正常不过了。

确认了高文举的身份,寇准和孙何马上转变了态度,尤其是孙何,竟然十分郑重其事的起身向高文举和柳三变施了礼,坦诚的向两人认了错。尽显豪爽坦率之风。如此一来。高、柳二人反倒颇有几分不好意思。

误解消除之后,寇准和孙何心情自然也是大好,高文举连忙吩咐重新上菜看酒,大家再次推杯换盏。其他也也受到这种友好气氛的感染。一扫方才郁闷沉重小心翼翼的模样,纷纷壮着胆子插上几句话。场面很快就热闹了起来。

寇准和孙何心里不再怀疑人家的财产来源了,心中甚至多少还有几分愧疚,再加上人家高文举有个爵位在身上。他俩自然不便再摆什么长辈的架子了,两人不断的主动寻找话题,试图将方才的不良影响彻底消除。可高文举虽然很尊重寇准,却仍然对孙何有意保持着距离,并不是因为他方才态度恶劣的问题。而是高文举始终觉得这老家伙有可能撬自己兄弟的墙角,这种事情是他无法容忍的。

直到谢玉英的那吓,丫头借着上前给大家添酒传菜的功夫,悄悄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高文举这才放松了警惧,很快和孙何也有说有笑了。在放下心头大石的同时,高文举对谢玉英又多了一层认识,这个女人在把握人心思这方面实在是厉害的紧,而且处理事情干净利落,毫不拖泥带水,难怪人家柳三变就一点心理障碍都没有,看来,自己还是不太了解真相啊。

提起高文举当年倾家荡产帮助灾民的事迹,两人都是赞不绝口,在佩服他那一往无前魄力的同时,又对他如何做出这个决定极是好奇,一阵闲聊之后,寇准便不露痕迹的将话题转移到了这个方向,果然,毫无察觉的寿昌马上中招,顺着寇准的话头开口询问起了高文举,当初是怎么下的这介。决心?高文举想了想,一时之间,还真的无法找到合适的解释,正在左右为难中,柳三变适时插了话:“这事吧。我倒是多严知道一点看着大家关切的目光,接着道:“那时候的高兄,就好比拜相的甘罗、让梨的孔融、称象的曹冲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