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传言!(2 / 2)

我只想当奸臣 乙骨 0 字 2022-01-05

对于唐府这些下人,主要也都是由他来招募和开除。

只不过唐府一般不开除仆役,除非是做了特别愚蠢的事情,为唐府招来祸事且死不悔改,不愿承担,否则的话,对于那些有救的人,楚管家都愿意伸出援手。

他当初也是从最底层的乞丐,一步步走到了今天,对于跟自己一样的普通百姓,劳苦大众,楚管家有着天然的同情。

而正是这份同情,使他开始去了解唐府上所有的仆役和丫鬟。

对于每个人的身世和家庭环境,他不能说是如数家珍,至少也能说知道一个大概。

“据说刘春花的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她母亲常年卧病在床,没钱请大夫,只有等柳上仙到白石村义诊时,才能靠柳上仙开的药多挺一段时日。

她还有个弟弟,叫做刘承。孩子长得秀气,好像是在灵宗县拜了名师读书。

每个月的月末月初,他都会抽出点时间来回到家里看看家人,或是帮帮他父亲做做家里的杂活。

刘春花偶尔也会带着刘承到府里来玩,小人见过几次,都是小人准许他进来的。

不过,除了刘承的事情是小人亲眼见过、亲耳听过的之外,其余的事情小人都不是很确定。

毕竟刘春花常常是被夫人叫去,夫人还叫小人不要指使刘春花做事,她另有安排,所以小人也不知道这具体是怎么个情况……”

“还有这等事?”

唐老爷一听,也不知道哪儿来的力气,是拍案而起。

之所以要有管家,就是为了让主人家省心。

而管家的主要任务,除了规划府内事务之外,重中之重就是管理府内的丫鬟仆役。

张氏她虽然为自己生了个儿子,但即便是被自己当半个女儿养的阿秋,都要服从管家的安排,她又有什么理由,有什么资格要一个丫鬟脱离管家的掌控,成为被她使唤的工具人呢?

这样的事情,在唐府里可是没有先例的。

更何况,老唐家的大人从小就教育孩子,即便是丫鬟仆役,他们也是人,跟自己没有任何的区别,只不过是出身限制了他们,让他们不得不用这种方式来过活。

老唐家的家族教育一直很成功,不然也不会在昌平县有这么高的声望。

唐老爷之所以能不靠任何产业,振臂一呼就抻起整个昌平商会,与老唐家三代人积攒下来的声望也不无关系。

别人做善事,大多数都是偶尔做一次装装样子,然后大肆宣传一番,好让大伙知道自己是个好人。

而老唐家三代人百十年如一日,不宣扬,不自夸,默默无闻的做好事,自然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即便是心里最阴暗的人,看着老唐家这样做,也会不由感慨一句,装好人能装三代,那也算是值得尊敬了。

总而言之,唐老爷对于这种行为极度的反感。

他对着白先生告了个歉,叫白先生稍候片刻,随后便气冲冲的跑去找张氏去了。

楚管家也是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会搞成这样,急得团团转。

他毕竟还脱离不了他穷苦大众的身份,走不出普通百姓的思维,觉得奴婢就是给主人家使唤的。

这么多年,虽然他知道唐家对下人是怎么个态度,但他却知道,主人的态度是一方面,下人的态度就又是一方面了。

主人可以因怒而动粗,也可以因喜而奖赏,这其实都是主人家的恩情。

时刻牢记,是主家将自己从最低层的生活当中救了上来,让自己过上了人该过的日子。

所以,楚管家对于这些并不在意。

可这放在唐老爷这就行不通了,唐老爷是个非常重视自己家族祖训的人,这一点从他教育唐重的方式上就能看得出来。

即便是面对最为宠爱的儿子,他也一样会不假辞色的告诉唐重,是与非的区别。

甚至还会在大晚上的带着唐重去祭拜亡母,逼着他在亡母的面前重述一遍他曾说过的话。

如果不是这段话很符合唐家的几代人的价值观,恐怕他也不会弄这一出。

一路大步流星到了张氏的房间,此时张氏正稀罕自己的儿子呢。

她稀罕自己的儿子,可唐玄并不怎么稀罕自己的母亲。

对于母亲,他更多的是畏惧。

母亲的威压,再加上今天发生的事情,叫唐玄郁郁寡欢。

本来平日的这个时候,都是他跟哥哥饭后散步的时间。

可以说他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就一直期待着每天中这一刻的到来。

但哥哥今天离开了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所以,唐老爷一进门,就看到被张氏揉着小脸蛋,一脸麻木的唐玄。

唐老爷顿时皱起眉头道:“你干什么呢?”

唐老爷突然过来,还是以这副姿态,张氏顿时觉得有些惊讶。

一时间没缓过神来,竟脱口而出道:“您……您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