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拉行商生意(2 / 2)

“哦,对,马匹是五丫弄来的,五丫你记得找我把卖马的银钱支出去,到你个人的账上。”杜小河道。</p>

“害,不着急。”谭青青道,“银子我拿着也重,先放账上吧。”</p>

杜小河,“也行。”</p>

谭青青把装饭的木桶拿出来,给大家伙添上饭。</p>

这添饭的功夫,大伯和二伯也带着剩下的镖局兄弟们回了。</p>

杜小河瞧见大伯二伯,连忙把藏在衣襟里的账本递过去。</p>

“这是早晨,咱置办的货品,都在账本上了。”</p>

杜小河道,“镖鹰,镖犬这些咱还没有条件养上。所以就没往这方面瞧。但晕船药,倒是准备了不少。粮食,火折子,火药,渔网,修补船只的材料工具,司南罗盘,镖鸽齐备了。现在天气寒,咱还去药铺,提前购置了些预防风寒的,以防万一。”</p>

“现在就差昨日,与咱几个要签署契约的商人。”</p>

谭考文点头,“我刚与大哥去办的就是这件事。行商今天晚上到,其中两个已经付了订金。”</p>

付了订金的就好说。</p>

这梧州城距离渝州城可不近,在往常,普通镖局定的规矩,都是一个去程连人带货八十两纹银。</p>

现在荒年,又战乱。价钱只会往上更涨。</p>

毕竟这很考验镖队的人脉,武力和能力。</p>

很多镖局都因为不敢接通往外县的单子,而濒临破产。</p>

也就只有谭氏一族,敢在风口浪尖上,啃这刀口舔血的活儿。</p>

“你们吃了饭,未时过后,再去这几家走动走动。就说除了咱,没人会接他们的活儿。且,他们只有一晚上的考虑时间。”</p>

“超了时辰,咱就不接了。”</p>

“好。”杜小河应着,并将账本收了回去。</p>

而谭从文谭考文谈完了正事,并让大伙儿赶紧吃饭,“菜都快凉了,赶紧吃吧。吃完,下午那九百斤的米粮、柴火,还要抓紧时间,往车厢子里运呢。”</p>

不仅如此,横渡大江的船只,也得提前订。</p>

还有些,梧州城内,有渝州城亲戚的,也要上门收物和信件。</p>

一封信,五钱银子。</p>

你要是想寄什么物件,那就得按重量算。一两五钱。</p>

因为寄物太贵,所以大部分找上镖局的,都是让镖局帮忙寄信的。</p>

收信这事儿,自然是谭家的几个小娃娃来。</p>

谭荣柏领头应下,然后就低头扒饭。</p>

主要谭青青做饭的手艺太好,谭荣柏压根就没时间去搭理,除了吃饭,之外的事儿。</p>

“这虾不错。蘸上剁碎的姜醋汁,绝了。”</p>

“还有这鸡汤,嫩而不柴。”</p>

“五花肉,肥而不腻。”</p>

“三杯鸭也好吃。没想到五丫这手艺,越来越好了。”</p>

“还行吧。”谭青青表示,她也就一般般的发挥。</p>

做菜这种东西,只要掌握好了火候,和配料,那基本很少有做砸的。</p>

现代人,只要是动手能力强的,会看菜谱,然后稍微勤快点,没什么不会的。</p>

</p>

主要还是学业工作忙,平时没空打理。不然一般的家常菜,做出两三道出来,还是很容易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