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古代也要内卷(1 / 2)

 “晓得,我当然是晓得的呀。”</p>

谭摘星道,“但咱出来的时候,不是把那些不适用,跟板砖似得厚摞子全低价卖了吗?咱手里也没四书五经了呀。”</p>

所以谭五丫去给义弟义妹们买书,是应该的呀。</p>

谭云星简直要被气炸。</p>

“你这小脑袋瓜里,除了暗器飞镖炸药啥的,能装得了别的吗!”</p>

“算了,我懒得跟你说了。这个事儿,我得亲自去找陈安谈!”</p>

谭云星与谭摘星在那儿吵吵闹闹,谭青青这边倒是一片祥和。</p>

陈安对谭青青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中,论语孟子,我爹教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还未曾读。”</p>

而且这也是好几年前的事了。</p>

自从陈爹没了以后,陈安就再也没碰过书了。</p>

而谭青青晓得,想要考秀才,四书五经必须全文背诵。明经明义,都是最基本的。</p>

考试的时候,会从这些书里抽题,随意挑一页,蒙住下文,让考生默写,并阐明其意。</p>

而“童生试”还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全部合格,才能拿到秀才的资格。</p>

对普通人来说,光是启蒙,把字认全,就已经挺难的了。</p>

更不要说四书五经全文背诵,以及阐明其意。</p>

谭青青知道秀才不好考,但既然她已经决定要把陈安陈石好好培养出来,那就绝不会半途而废。</p>

“那就先把四书买了。”谭青青道,“笔墨纸砚什么的,就先放一放。”</p>

主要是一进书肆,那书册标价太贵,谭青青直接看傻。</p>

四书全套,要六两银子。</p>

笔墨纸砚全套,要四五两。</p>

注释训诂都还有七八本,一本又是一两多。</p>

更不要说五经了,五经谭青青都还没看呢。</p>

真是没想到,古人读个书这么贵。难怪古人文盲多。</p>

书肆老板瞧着谭青青领着个孩子进来,就忙热乎地出来招待。</p>

“你们是想看什么书呀?我这儿除了孤本,什么都有。您掌掌眼?”</p>

谭青青瞧着,这书肆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雕版印刷和印刷出来,未曾装线的纸业。另一部分便是书册成品。</p>

未曾弄出活字印刷术,那就是唐代。</p>

但谭青青再瞧瞧那字体,好家伙,宋徽宗的瘦金体——以天骨遒美,逸趣霭然为名。</p>

这个游戏的策划,完全就是把中华五千年来了个大乱炖。</p>

素材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p>

谭青青心里无言叹了口气,然后对书肆老板道,“四书全套能否便宜些?我出门带的银两也不多。”</p>

一听是要讲价的,老板就犯了难,“丫头,这荒年时期,唯一没涨价的,就是书册了。要知道这雕版印刷没弄出来之前,都是手抄本,那更贵,一本就得四五两银子。现在已经便宜很多了!”</p>

等活字印刷出来,那更便宜。一本估计得降到五钱。</p>

谭青青心里吐槽。</p>

“这样吧,我也不跟你多讲价。全套四书,你标价六两银子,我四两拿下,你看成不?不成,我就去下家书肆看了。”</p>

老板却笑了,“您别说去下家书肆,您就是把整个梧州城翻过来,也找不到比咱更实惠的!”</p>

那咋办?</p>

她身上笼统也就五两多一点,就算全掏出去,这买四书的钱,也不够啊。</p>

陈安在一旁瞧着谭青青实在是为难,便指了指《论语》和《孟子》,“青青姐,这两本我可以不要。这两册,我全都会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