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君与臣(1 / 2)

 看书网630,大明匹夫最新章节!

繁华从古说通州,粉堞周遭碧水头。

明时的通州,西接京师,是千里大运河的漕运重镇,江南的漕运船只,常常停泊于此,连绵数十里,彩鹢簇流,牙樯插天,船与船之间相互连接,可谓是“江之陆地”,是天下财富的汇集之地。

大运河边,河水滚滚,旭日东升,霞光万道,天地一片温暖。

王泰站在甲板之上,长衫网巾,负手而立,衣衫飘飘。

在他的身后、左右,岸上,战船上,千军万马,铁骑无数,刀枪如林,火炮无数,威猛至极。

他在这里,是等待南迁的崇祯一行的。

最终,他还是选择了接受朝廷的圣旨,选择了接受了“北王”一职,选择了镇守京师。

大义上,他不想落人口实,更不想自相残杀,让天下人笑话,让人坐收渔翁之利。

历史上,崇祯也想南迁,只是信错了吴三桂,错信了京营守军的实力,以至于进退失据,走投无路,吊死煤山。

他也知道,这个时候接受京畿,图添负担,但他又没有选择,不得不这样。

也许,这是最好的选择。

而他身后的陈子龙、顾炎武、董士元、王国平等人,则是表情不一,神色各异。

对于顾炎武、陈子龙等所谓的文官来说,能和崇祯平安相处,不用“弑君谋反”,这是最好的结局。

尽管,他们对崇祯,已经不报什么“大明中兴”的希望。

而对于董士元、王国平这些武将来说,则是心有不甘。天下就在跟前,咫尺之遥,伸手可取,王泰却又一次退缩了。

进了京城,荣登大宝,号令天下,这皇帝的宝座,就可是堂堂正正了。

君臣之义,翁婿之谊,天下人喋喋不休

王泰,到底在犹豫什么?

都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为什么就不能再狠最后一步,君临天下?

“大人,机不可失,后患无穷,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董士元还不甘心,上来轻声说道。

“考虑什么?你是要我弑君篡位吗?”

王泰微微摇了摇头,傲气陡现。

这些个骄兵悍将,人人都是居心叵测。

真要取而代之,又何必在天下人都在看的节骨眼上。

“大人,这些小事,让小人去做就是,大人不闻不问就是。”

董士元看了一眼周围的将领幕僚,压低了声音。

“大人,到时候一顿排铳,一串震天雷,天不知地不知,何必寄人篱下,仰人鼻息?”

“又来这一套,暗杀,你们是恐怖……”

王泰脸色一沉,满脸怒容。

“你们都记住了,想当皇帝,我自己会去做,不需要你们那些下三滥的手段!谁要是再私自任意妄为,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董士元脸色通红,连连点头退后,身后的王国平、王征南等人噤若寒蝉,低头不敢吭气。

“王国平,江南那边,都安排好了?”

王泰的目光,转向了默不作声的王国平。

“大人放心,不会有什么麻烦!”

王国平赶紧开口,满脸赔笑。

王泰点了点头。崇祯南迁,只能是南京,大明的陪都。王国平自己闹的乱子,只能由他自己摆平了。

不过,南京那些骄兵悍将,到时候可不要闹出什么麻烦来。

王泰眉头一皱,正要说话,外面官道上杨震打马而来,上前禀报。

“大人,皇帝的船只来了。”

王泰精神一振,收回了思绪,和身旁众人一起抬起头来,向着京师的方向看去。

无数锦舟由西向东划水而来,船只沉重,装满了南迁的器物,船头船尾锦衣卫戒备森严,阵仗鲜亮、龙旗飘扬,中间一艘大船之上,黄锦大伞之下,崇祯身穿龙衣,站定身子,正在向着远处张望。

远处河南卫军的战船之上,铁甲之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龙精虎猛,彪悍至极。

运河岸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一个个步卒大阵刀砍斧凿,寒光铁衣,刀枪如林,寂静无声。

骑兵战马无数,骑士如墙而列,长刀耀目,身形矫健,剽悍勇猛,满面风霜。

虎狼之师顶盔披甲,纹丝不动,远远看去,杀气腾腾,令人惧意丛生。

崇祯脸色难看,他身旁的一众大臣,如陈演、魏藻德等人,人人都是脸色煞白,心底寒意逼人。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河南卫军龙精虎猛,精锐如斯,他要是黄袍加身,谁能阻挡?

这些人,王泰被封为“北王”,坐镇京师,他们一个不剩,朝堂更无异议,全部随大明天子南迁。

“驸马都尉王泰上前面圣!”

王承恩的声音响起,王泰踏上了对方的船头,在王承恩等人的引导下,进了船舱。

“臣王泰,见过陛下,见过皇后!”

王泰上前,跪拜一礼,恭恭敬敬。

虽然处在船舱,但是岸上、船上的将士都能看到。

这个时候,他还得照顾崇祯的面子。

“王泰,你眼里,还有朕这个天子吗?”

本想还拿拿架子,看着王泰跪下,恭恭敬敬,崇祯的所有念头,又抛之脑后。

“陛下在臣心目中,永远是天子!”

王泰郑重其事,面色平静。

“陛下,几年不见,你可是苍老多了。”

“有你们这些乱臣贼子,朕能省心吗?”

崇祯怒斥了王泰一句,挽回了一些皇帝的面子。

“陛下,息怒,保重身体啊!”

“保重身体?王泰,你来告诉朕,你为何要做下如此悖逆之事?”

崇祯脸色铁青,眼神闪烁不定。

王泰就在跟前,他可以让卫士上前,格杀王泰,大不了鱼死网破,也落个千古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