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骄傲(1 / 2)

 秋风秋雨秋煞人,何况是风雨飘摇、天下人言可畏之时。</p>

朝廷大义凛然,天下人议论纷纷,上达天听、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豪强官绅,下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流,僻野村夫,人人都是关心起了大明朝廷的未来。</p>

也许,人人担忧的,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前途。</p>

因为河南的决策,已经牵扯到上千万百姓,甚至是数千万百姓的生计和生活,而一旦和朝廷开战,可是事关天下百姓的生计和前程。</p>

衙门后堂,王泰坐在椅子上,陈子龙和顾炎武在侧,另一张椅子上,则是郎中傅山。</p>

为什么田夫人怀的是女孩,郡主怀的就是男孩?</p>

面对傅山、傅青主,这位历史上博艺多才、负气节义的著名人物,其在太原地区乃至三晋大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享有盛誉,颇受百姓爱戴,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大明境内声名遐迩,彪炳于后的志士仁人。</p>

衙门大堂上,王泰幽幽问出一句话来。</p>

傅山、傅青主,这位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之一,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齐名,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时有“医圣”之名,乃不折不扣的国手大家。</p>

但在无神论、信仰科学的王泰看来,无论医术如何精湛,碍于时代的局限性,能在怀孕初期便能分辨男女,这不是扯淡吗?</p>

“大人,你真的要和朝廷割裂吗?”</p>

傅山避而不答,又扯到了河南的处境问题上。</p>

朝廷可是广而告之,在报纸上昭告天下,王泰乱臣贼子,天下人都在等待河南的回复,傅山也是一样。</p>

銆愯鐪燂紝鏈€杩戜竴鐩寸敤鍜挭闃呰鐪嬩功杩芥洿锛屾崲婧愬垏鎹紝鏈楄闊宠壊澶氾紝www.mimiread.com 瀹夊崜鑻规灉鍧囧彲銆傘€?/p>

一旁的陈子龙和张煌言,也是看着王泰,听他的解释。</p>

“先生,在下曾上禀君王,愿为革新变法,根除大明弊政流血牺牲,除吏治腐败、去宗室顽疾,解豪强暴虐之患,富国强兵。结局如何,不言自明。”</p>

王泰苦笑一声,面对这位历史上的忠义志士,毫不掩饰。</p>

事实上,他也没有什么可以掩饰的。</p>

“朝廷派来使者,劝我回归朝廷,我明言永尊大明为正朔,不伤害王室任何一人。然则君王难忍藩镇之忧,与河南公然决裂,王泰亦措手不及。王泰对大明有情有义,不然在下只要隔断漕运,京师便会彻底瘫痪。”</p>

北地糜烂,京师所需皆仰于江南,一旦漕运隔断,京师无粮饷可供,朝堂震动,大明朝廷的天下,又岂能久之?</p>

“大人何不回归朝廷?”</p>

傅山点点头,继续问道。</p>

陈子龙和顾炎武对看一眼,都是暗自赞赏。</p>

王泰对这位仙风道骨的傅山,尽管名满山西,尽管其是清流袁继咸的得意门生,但归根结底,傅山不过是一介廪生,王泰对傅山如此掏心掏肺,礼贤下士,可见其爱才,绝非道貌岸然。</p>

“王泰回归朝廷,兵权尽失,且不说王泰自身安危,大明积重难返,其灭亡或许数年之间,流寇鼠目寸光,建奴贼心不死,一旦入关,便是文明中断,百姓水深火热,死伤何止百万!”</p>

王泰冷笑一声,陡然间心硬如铁。</p>

“我不能为了大明王朝的所谓正朔,束手就擒,误了天下千千万万的汉人,也误了我华夏数千年的文化和文明!”</p>

那些历史上悲惨的景象和时刻,无数百姓被屠杀,汉人的发髻成了金钱鼠尾,脊梁被打断,膝盖骨被抽,文明被阉割,国民成了奴民。</p>

“王大人,你真不是为了天下之主?”</p>

傅山盯着王泰,目光炯炯。</p>

都认为自己高于秦皇汉武了,还不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p>

“天下之主,至高无上的权力、骄奢淫逸的生活、三千佳丽的后宫,处理一下政务、批阅批阅奏章,任意妄为,骄奢淫逸。真是可笑至极!”</p>

王泰冷冷一笑,傅山脸上一红。</p>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治士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上之</p>

使下,犹心腹之运手足,根本之制枝叶;下之事上,犹手足之卫心腹,支叶之庇本根。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司马迁之语,真是一派胡言!”</p>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在王泰看来,这纯粹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一个上之使下,对于此时疾患重重的大明,完全是扯淡。</p>

“以大人看来,何为天子之职?”</p>

傅山没有纠缠王泰是否想自立皇帝,反而跟着他的节奏,问了下去。</p>

“天子之职,在于爱民,在于富民,有了品格健全的国民,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就像今日的大明,即便是天灾不断,但若是吏治清明,又岂是如今之景象?世风日下、民风萎靡,士大夫、豪强官绅功不可没。以至于低层百姓嗷嗷待哺、水深火热,难免对朝廷失望,尚武之风缺失。国不爱民,民又岂会爱国?”</p>

王泰看了一眼周围几人,摇了摇头。</p>

“我在河南兢兢业业,不过使百姓吃饱饭而已,百姓便感恩戴德,募兵、练兵踊跃,战场上出生入死,无一次有临阵脱逃之举。百姓淳朴,只需有口饭吃,朝廷和地方官府不能如此,便是丧尽天良,猪狗不如!”</p>

陈子龙脸上一红,他曾是地方父母官,对王泰的话,自然是感同身受。</p>

顾炎武肃拜一礼,郑重其事。</p>

“大人为国为民,舍尽家财,毁家纾难,在下自惭形秽,自愧不如。”</p>

“王大人,你虽然一片公心,但你始终是大明臣子。你难道真不想那皇帝之位,君临天下?”</p>

傅山终于回到原点。</p>

“我不想与大明为敌,除非万不得已,也不会向朝廷动兵。一旦动兵,受苦受难的还是天下的百姓,身居高位者还不是锦衣玉食、悠然自得。再说了,天下之主,孤家寡人,我王泰还真不在乎!”</p>

孤家寡人,没有人与之权力对等,没有朋友,没有亲情,没有自由,无人可以倾诉,看看当今天子,就知道这个天下之主,当的有多辛苦了!</p>

“大人真不在乎?李自成、建奴可是真在乎!”</p>

傅山眼睛里,露出一丝戏谑。</p>

“在乎又怎样?不在乎又如何?德不配位,只能是万民遭殃,职位越大,责任越大,国就是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先贤已经讲的够清楚了。”</p>

王泰冷冷说道,眼神幽幽。</p>

他倒不是中伤和攻击崇祯,但大明成了今天这个样子,他真的一点责任没有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