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身死(1 / 2)

 锦州,辽西走廊东出口,关宁锦防线的前沿,继崇祯十四年松锦大战之后,短暂的平静再一次被打破,鏖战又起,胡骑纵横,一片腥膻。</p>

城墙上,血渍肉沫,烟熏火燎的痕迹到处都是,城外尸体横七竖八,形态各异,刀枪羽箭、碎车破旗,薄薄的白雪掩盖,天空阴云密布,天地一片萧杀。</p>

铁骑纵横,盾车炮车任意践踏,大队人马往来奔袭,原野间狼藉一片,来年的收成化为泡影。</p>

清军大营中,中军大纛之下,多尔衮,这位满清的权臣,顶盔披甲,貂领披风,面无表情,正在向锦州城张望。</p>

两红旗代善垂垂老矣,镶蓝旗济尔哈朗左右逢源,两黄旗骑墙观望,黄太吉身后的这一场政治风波中,多尔衮是无可置疑的胜者。</p>

即便大权在握,也不能任意妄为。大明虽然腐朽不堪,犹有边军支撑门面;大清虽团结一心,却没有了松锦大战之前的锐气。</p>

自天津卫惨败后,蛰伏的清军终于恢复了元气。这一次,除了入塞掳掠,还要攻下锦州城,大肆杀伤明军,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p>

济尔哈朗一路围攻京城,曹变蛟和吴三桂不得不入关勤王,锦州城的祖大寿,就成了瓮中捉鳖。</p>

“红衣大炮都到了吗?”</p>

“回睿亲王,都到了,午后就可以派上用场。”</p>

一旁的固山贝子屯齐赶紧回道。</p>

多尔衮看了一眼屯齐,又看了一眼他身旁面色通红的一众年轻将领,不由得有些伤感。</p>

满清骁勇善战的将领折损太多,这些年轻的家伙,能担得起攻伐中原的重任吗?</p>

千刀万剐的王泰!</p>

松锦大战,折了了武英郡王阿济格,饶余贝勒的爱子固山贝子博洛,再加上辅国公满达海、多罗贝勒尼堪,汉军旗将领耿仲明父子。</p>

天津卫一战,饶余贝勒阿巴泰又不幸身死,另有安平贝勒杜度伤重而死,满清骁勇善战的战将们,折损过半,只剩豪格、多铎和济尔哈朗三人支撑。</p>

就连鳌拜、索尼这些家伙都登堂入室,挑起了大梁,可见清军中高级将领的断层何其严重。</p>

“睿亲王,这祖大寿,可是个硬骨头啊!”</p>

这几日来的伤亡,让屯齐不由得心生戚戚。</p>

“硬骨头,他以为还是黄太吉桃园三结义的时候吗?”</p>

多尔衮脸色变的铁青,忽然提高了声音。</p>

“让豪格的正蓝旗和正白旗一起冲一下,早些攻下锦州城!”</p>

多尔衮脸色难看,屯齐赶紧下去传令,一旁默不作声的独眼龙尚可喜上来,恭恭敬敬。</p>

“睿亲王,攻伐锦州和明国,为何不直接攻下朝鲜?”</p>

“朝鲜有李定国的数万兵马,朝鲜比我大清还要贫瘠,抢什么?你以为大军入塞,是闹着玩吗?没有东西抢回来,吃什么,喝什么,冻死饿死吗?”</p>

尚可喜讪讪一笑,赶紧退下。</p>

清军敢和明国翻脸,却处处防着王泰,难道说,那王泰比大明朝还可怕吗?</p>

既然如此,大清还凭什么问鼎中原?</p>

锦州城中,城墙上,祖大寿,这位年迈的关外猛将,看着城墙上疲惫的士卒和乡壮们,目光扫向城外连绵的清军大营,眉头紧锁。</p>

这一次,清军来势凶猛,不分昼夜猛攻,锦州城,恐怕是在劫难逃了。</p>

此次清军入塞,济尔哈朗亲率八旗主力,绕过关宁锦防线,从长城破关而入,将北京城团团包围。曹变蛟和吴三桂率部疾驰入关,挥师勤王。</p>

而多尔衮另率一部,目标就是锦州、松杏、塔山四城,而锦州重镇,是重中之重,多尔衮势在必得。</p>

三年前,清军围困锦</p>

州,有洪承畴和王泰率九边精锐来救,今天,又有谁可以凭借?</p>

王泰拥兵自重,穷兵黩武,和朝廷离心离德,洪承畴兵败作鸟兽散,投了清军,九边精锐元气大伤,谁还能顾得上锦州?</p>

唯一可以依靠的那个外甥,宁远总兵吴三桂,却被朝廷一封圣旨,宣去了北京城勤王。能救自己的,只能是自己了。</p>

上一次锦州之战,清军围点打援,锦州城只是个诱饵。这一次清军大军蜂拥攻城,火器犀利,部下死伤无数,锦州城陷落,只在旦夕之间。</p>

即便是王泰军骁勇善战,即便是王泰军马不停蹄前来救援,也来不及了。</p>

城中还有5000多官兵,战死殉国,祖氏一族难道真要绝户吗?</p>

千秋功过,自有后人去评说。自古艰难唯一死,人一死,可就什么念想都没有了。</p>

他已经67岁,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也差不多了吧,还拼命,岂不是太可笑了些?</p>

“求救的使者派了吗?”</p>

祖大寿头也不回,向身后的祖大乐问道。</p>

“大哥,已经发出七道求救的公文了,至今没有回信!”</p>

祖大寿点了点头,看来得到的军情是真的。</p>

“那我也是仁至义尽,对得起大明天子了。”</p>

祖大寿幽幽一声,长叹了口气。</p>

这一次,清军破关入塞,兵分两路,围攻京师,调虎离山,是非取锦州城不可了。</p>

“大哥,你刚说的,是什么事情?”</p>

祖大寿的呢喃之言,让祖大乐不由得心头一惊。</p>

“兄弟,你说,清军能得了大明天下吗?”</p>

兄弟二人凭高而望,祖大寿没有回答祖大乐的问题,突然岔开了话题。</p>

“清军骁勇善战,上下一心,大明精锐尽失,君臣离心离德。清军也许能问鼎中原,事在人为嘛。”</p>

祖大乐的话中规中矩,祖大寿却摇了摇头。</p>

“要是泽润在就好了。”</p>

祖泽润是祖大寿侄子,年纪轻轻就是明锦州副将,崇祯四年(1631)随祖大寿降后金(清)崇祯十五年(1642),已经是汉军旗正黄旗的固山额真,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祖大寿很是欣赏。</p>

“兄弟愚钝,让大哥见笑了。”</p>

祖大乐脸上一红。</p>

“兄弟,你觉得五省总理王泰,这个人怎么样?”</p>

祖大寿幽幽问了出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