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心难安(1 / 2)

 大明水师收复台湾!</p>

大明水师殖民琉球群岛!</p>

大明官军占领、总理朝鲜!</p>

大明官军占领总理吕宋!</p>

乃至于刚刚传回的消息,大明水师占领北婆罗洲,控制了马六甲海峡。</p>

报纸连篇累牍,对各大明殖民地大肆宣扬报道,以至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p>

恢复台湾,占领朝鲜,乃至于殖民吕宋,占领马六甲,山东水师、河南卫军人人欢欣鼓舞,但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对于河南地方官府、山东沿海各级官府来说,除了沉默或视而不见,似乎没有什么表现出来。</p>

甚至对于大明的其他一十二省,生活依旧,日子照旧。没有了流寇,尤其是没有了建奴的荼毒,他们的日子更加舒坦,也更对世事漠不关心。</p>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p>

国人的心态,一言可以概之。</p>

但对于大多数的国人,尤其是穷人、年青人来说,以及那些科举不如意的落魄读书人,朝廷的想法也罢,官僚士大夫的想法也好,海外的诱惑,似乎更加直接和打动人心。</p>

“今张贴告示,谕令军民人等:凡移民南洋,没人百亩,永给为业。所属荒地,官给牛种,听兵民开垦,酌量补还价值,免除 3 年赋税。凡招回 500 人,既可升职,担任地方官员。凡大明百姓愿意移民者,河南移民司造册移送南洋各省,妥给口粮舟车,差官搬取,令其落籍。自行前来者,报销差旅盘缠,直到南洋诸地,米粮供给如旧。”</p>

“河南移民司公告各省百姓,凡移民者,每人酌给水田 30 亩,或旱地 50 亩,若有子弟及兄弟之子成丁者,每丁水田 15 亩,或旱地 25 亩。一户内老少丁多,不能养赡者,临时斟酌,除拨给之外,或有余二三亩之地,亦准一并给垦。”</p>

移民南洋,一路吃喝拉撒船票全省,三年免赋,一年两到三熟……</p>

“河南移民司公告,因南洋治下百姓人口众多,民政庶务繁忙,民政官员捉襟见肘,现招收数名行政管理人员,凡年龄在 18 岁以上,50 岁以下,身体健康、德才兼备、品行端正者皆可应募。通过招募后,试用期一年,表现合格者可继续为政……”</p>

移民南洋,德才兼备者还能当官,这可令一大批屡试不第者趋之若鹜。</p>

尤其是在大明水师无坚不摧的坚船利炮下,更能保证大明子民的利益。</p>

吕宋的西班牙人不是狂吗,屠杀了数万大明子民,朝廷装聋作哑,最后不但总督被打的死无全尸,整个吕宋岛的西班牙人都被杀绝了。</p>

还有婆罗洲,和吕宋岛一样,华人自高一级,海港入口处都竖起了牌子。</p>

“西班牙人、荷兰人、日本人与狗不得上岸!”</p>

其实,除了西班牙人、荷兰人和日本人,狗是允许上岸的。</p>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p>

凡日光所照,江河所至,皆是汉土。</p>

大明的将士,正在把这些狂言一一实现。</p>

报纸告示通过运河、商旅,源源不断行至大明南北各省,一股大规模的移民潮顿时兴起。</p>

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农耕民族的最大特点,就是落叶归根,固守一亩三分田,但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北地百姓背井离乡,沦为流民。</p>

尤其是天灾人祸不断的北地,山西、陕西、河北、山东、河南,以及沿海地带,愿意移民南洋者不绝于途,运河上下,熙熙攘攘。</p>

过去的五六年间,河南在王泰的励精图治下,大多数已经能够吃饱饭,穿暖衣,可即便如此,河南还是贫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还是解决温饱,至于富裕,远远谈不上。</p>

可即便如此,也不妨碍河南成为大明北地各省之模范,移民纷至沓来,到崇祯十七年底,已经有千万之多。</p>

一千万的人口,这已经是大明一朝河南人口的顶峰了。人口增多,土地稀少,只有向海外移民,转嫁人口危机了。</p>

朝廷缄默不言,河南独行其是,这也让河南,让王泰,成了风暴的中心。</p>

而以河南巡抚高名衡、布政使郑二阳为首的一众河南地方官员,左右为难,自然而然,被推上了风口浪尖。</p>

自崇祯十六年春,王泰进开封府城整治疫情起,到崇祯十七年底,整整二年,整个开封城都被印上了王泰的痕迹。</p>

宽阔平坦的水泥街道,下水道、免费公厕、垃圾桶、告示牌、威风凛凛的巡街卫士,林荫大道,新修的广场和公园,无一不是王泰执政下的特征。</p>

朝野上下都在观望,许多人都是忐忑不安,谁也不知道,王泰和朝廷的对峙,什么时候才会爆发。</p>

</p>

东门城墙上,身穿便服的河南巡抚高名衡,凭目看去,千里辽阔,黄河冰封,煞是壮观。</p>

府城周围,目之所及,并无荒地,土地平阔,屋舍俨然,一派田园恬静之象。</p>

兵强马壮,民心所向,也许过不了多久,这河南就是王泰的禁地了。</p>

也不知道,该如何向君王交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