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太聪明(1 / 2)

 “你们怎么知道我不想重用王泰?”

孙传庭的话,让妻子和女儿都是一愣,随即眉开眼笑。

“王泰此人,太过聪明,做事又不择手段,我要不是看在“人才难得”四个字上,不是看在他一心为国为民的份上,早已经把他锒铛入狱了!”

孙世馨一惊,赶紧温声劝道:“爹,独木难支,有王泰冲锋陷阵,爹也会轻松一些。要是事无巨细,凡事都要亲力亲为,爹恐怕也是无能为力吧。”

孙传庭点了点头。女儿说的没错,像王泰这样能干的年轻人,应该多用多栽培。

他看着手上的诗句,摇头道:“这王泰,诗词上竟然有这样的造诣,实在难得。这倒是让我想起历史上的一位大人物来。”

孙妻心里一惊,脱口而出。

“夫君,是那一位大人物?”

孙世馨也是睁大了眼睛,看着父亲。

“王莽!”

孙传庭话一出口,脸色也变的冰冷。

孙妻和孙世馨对望了一眼,都是惊骇。

“爹,王泰一个小小的团练总兵,怎么能和王泰相提并论?”

半晌,孙世馨这才说了出来。

“怎么不能相比?”

孙传庭冷冷一笑,语气更是寒意逼人。

“能让是对手的张元平成为知己,能让是对手的郑雄死的不明不白,能以一人之力拓地几千顷,能造出蜂窝煤炉、水泥,能让几十万流民感恩戴德。短短一年时间,天下有几人做到?”

孙妻和屋子里的人都是默不作声,孙世馨更是低下了头去,一言不发。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或许王泰不是王泰,却是周公。”

孙妻忽然开口,温声细语。

“王泰所做一切,都是为国为民。夫君,还是那一句,人才难得,不可因怀疑,而浪费了人才。”

“夫人说的不错,这也是我保举王泰为陕西团练总兵的缘故。只是事后得知,谢秉谦似乎收了王泰不少银子,所以我才对王泰有所看法。”

孙妻和孙世馨对望了一眼,都是恍然大悟。

看来,王泰果然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怪不得孙传庭会对他怀疑。

卫士进来,在孙传庭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孙传庭放下纸张,站了起来。

“你们先吃着,我有些事情处理。”

孙传庭出去,孙夫人摇了摇头。都大年三十了,还是诸事缠身,不知道是不是又要忙到深夜。

“娘,你说,王泰真的是王莽那样的人吗?”

孙世馨欲语还休,忽然向母亲问道。

孙夫人一惊,抬起头来看着女儿,眼神幽幽。

“馨儿,你是不是喜欢上王泰了?”

孙世馨脸上浮起一丝潮红,随即却颓然道:“娘,你说,王大哥对我,到底是个什么念想啊?”

孙夫人暗暗叹息。果然,一面之缘,女儿已经对王泰敞开了心扉。

“馨儿,那个武大定,高大威猛,人也聪明,你对他是个什么意思。”

不得不说,武大定有他个人的魅力,也使得孙夫人有些犹豫不决。

“没有什么意思!”

提到武大定,孙世馨脸色一变,冰冷如霜。

“娘,不要在我面前提那个武大定,我对他没有兴趣!”

“可是,你爹那儿……”

“谁也不行,否则我就出家当尼姑去!”

孙世馨断然否决,相当于拒绝了孙传庭的意思。

孙夫人一时无语,过了一会,这才开口。

“馨儿,王泰志大,恐怕不会花许多心思在女情长上。这种事情,要随遇而安,不可强求。不过,娘会帮你的。”

“娘,千万不要!”

孙世馨的脸上,隐隐有一丝倔强。

“如果王泰对我无意,我绝不会去强求!”

孙夫人暗暗叹息一声。父女都是犟种,将来孙世馨的婚事,必然隐患重重。

“抚台大人,卑职代秦郡王,向你拜年了。”

衙门大堂,秦王府内史微微一揖。

“不必多礼,那就多谢秦王了。”

孙传庭微微皱眉。他白天刚去过秦王府,拜访过秦王。对方重病在榻,虽然回访晚了些,算是礼数到了。

不过,秦郡王现在做主,不知道又会出什么幺蛾子。

“胡内史,关于赈灾流民的事情,秦郡王可有回复?”

孙传庭的话里,充满了期待。

王泰安抚流民,以垦荒之举,吸纳流民数万人,垦荒数千顷,但以王泰个人的财力,根本不足以支撑流民们熬过寒冬。他去秦王府募捐,秦王病重,秦郡王不置可否。

“抚台大人,郡王说了,王府开销太大,入不敷出,拮据的很,只能捐出100两银子,还请抚台大人不要拒绝。”

胡内史摆摆手,随从拿出几个银锭,放在了桌上。

“抚台大人,没什么事的话,下官告辞了。”

胡内史看了一眼目瞪口呆的孙传庭,转身就要离开。

“胡内史,这真是郡王的意思?”

“是谁不重要,秦王府谁说了算,抚台大人心知肚明,不需要下官说了吧。”

秦王府的人离开,旁边的卫士上来,话语微微颤抖。

“大人,咱们去秦王府,送的本就是一百两银子,这等于是把咱们的银子又退回来了。这不是羞辱大人吗!”

大堂上寂静无声,良久,孙传庭才叹了口气,坐直了身子。

“堂堂秦王府,半个西安府的良田都是他的,竟然连一个民间莽夫都不如,实在是可叹可笑!”

孙传庭脸色难看至极,刚才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自己担任陕西巡抚一年半载,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得罪豪强官绅无数,可以说是引起了众怒。如今看来,只怕是更为糟糕。

就连这秦王府,也是站在了豪强一边。流民饥寒交迫,无数人饿死病死冻死,难道秦王就是这样对待他藩地的百姓吗?

连王泰这样一个匹夫草民都知道为国为民,为什么这些大明的宗室们对待自己藩地的百姓,却是如此冷如霜雪,心如铁石?

“西安府其他官绅豪强的善款,到底筹措了多少?”